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火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火槍是一種中國古代的火器,最早出現於公元10-12世紀。火槍是所有現代火藥類武器的鼻祖[1],曾在宋金戰爭期間發揮了巨大作用。它最初是一種附在長柄武器(即「槍」)上的小型煙火式裝置,用於在近戰開始時獲得衝擊優勢[2]。隨着火藥的改進,爆炸物的排放量增加,碎片或彈丸等也被添加,使其具有現代火焰噴射器以及霰彈槍組合的一些效果,但射程非常短(約3米或10英尺),而且只有一發子彈(一些設計可擊發兩次)。至13世紀末期,火槍的槍管已轉變為金屬材料,以更好地承受爆炸衝擊波,並且槍頭的尖刺設計被放棄,轉而成為僅依靠火藥擊發完成攻擊的純火器。這些武器日後演變為了最早的手銃[3]。

名稱
根據使用王朝的不同以及構造等若干差異方面,除火槍之外有着「飛火槍」、「梨花槍」等不同的名稱。
設計
最早出現的火槍由一根通常是竹子的管子組成,裏面裝有火藥和一根慢火柴,綁在長矛或其他長柄武器上。 一旦點燃,火藥管就會向矛頭方向噴射出一股火焰。 後來將鐵丸或陶器碎片等射彈添加到火藥中。 發射時,火藥裝藥將彈丸與火焰一起噴射出來[4]。
金屬火槍管出現在13世紀中葉左右,並且不再捆綁於槍上,開始獨立於長槍本身而使用。獨立出來的金屬炮管被稱為「eruptor」,成為手銃的前身[4]。
在歐洲,以木管制造的火槍版本曾被使用[5]。
圖集
參見
參考文獻
書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