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熟語
具有像徵意義的單詞組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熟語[1],又稱習語(idiom),是經過人群長期沿用,結構基本定型的短語或句子。例如成語、慣用語、歇後語及諺語等。除了一般地區性的慣常用口語外,成語、歇後語及諺語多有發人深省、啟發思維、警示世人的作用。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0年9月28日) |
分類
- 慣用語:慣用語是口語中一種短小定型,意義有所引申的習用性短語。漢語中的慣用語一般為三字格式,多為述賓短語,如:走後門、踩馬路、打白條、拍馬屁等;也有偏正結構的,如:白月光、硃砂痣、替罪羊等。(參見條目:慣用語)
- 成語:是一種人們長期使用,具有書面語色彩的固定短語。漢語的成語一般是四字格式,但也有少量的三字或五字以上格式的。(參見條目:成語)
- 諺語:是人民群眾口頭流傳的通俗而含義深刻的固定語句。諺語一般是人們對生活經驗的精闢總結。
- 歇後語:由前後兩部分構成的固定性口語。前一部分是比喻或隱語;後一部分是對前一部分的說明解釋,是表意義的重要部分。兩部分之間有間歇,間歇之後的一部分常常不說出來,好讓人猜想它的含義,所以人們將之叫作「歇後語」或「俏皮話」。參見條目:歇後語)
- 格言:具有教育意義的警句。一般出於名人之手,並且在群眾中廣泛流傳的句子。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