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王子宜 (1907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王子宜(1907年8月2日—1983年1月25日),陝西省保安縣(今志丹)城營盤院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
生平
出身貧苦家庭,青年時期參加革命活動。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因參加學潮被反動當局開除。1926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同年至1931年期間,曾擔任保安縣黨小組長、支部書記[1]。先後在陝北榆林、保安等地組織學生運動和農民運動。1928年協助劉志丹、曹力如在保安縣民團中發展革命力量,奪取縣民團的領導權,逐步將其改造成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武裝[2]。
1929年8月至1930年7月,任中共保安縣永寧山支部書記。1931年因給劉志丹組織革命武裝搞軍火被敵人逮捕,被關押榆林監獄兩年。在獄中雖遭受敵人嚴刑拷打,直至被營救出獄。1934年,與黨組織接上關係,繼續從事革命工作,並於1935年策動民團部分人員發動兵變,攜帶武器參加紅軍。為陝北地區早期的建黨、建軍和創建革命根據地做工作。1935年冬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後,擔仟陝甘省蘇維埃總務處處長、內務部部長。1936年5月至1937年9月,任陝甘寧省蘇維埃政府內務部部長[3]。
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7月至10月,任定邊縣蘇維埃政府主席。同年10月至1939年春,任陝甘寧邊區三邊(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專員。1939年8月至1940年,任中共延安縣委永寧山支部書記。1940年,調任陝甘寧邊區政府秘書、秘書處主任,同年11月任陝甘寧邊區財政委員會委員。1941年調中共中央黨校第七支部學習。後仟延安行政學院代院長,1943年5月至1944年4月,任院長。1943年12月,任邊區級各機關學校甄別委員會成員。同年12月至1945年8月,任陝甘寧邊區高等法院副院長。1944年5月,任延安大學副校長[4][5]。1945年,作為陝甘寧邊區代表團成員參加中共七大。7月至8月,任中國解放區臨時救濟委員會委員。
1945年9月,任陝甘寧邊區救濟分籌委會委員。11月任中國解放區戰犯調查委員會常務委員。1945年3月9日至1946年4月,曾任陝甘寧邊區高等法院代理院長[6]。1946年1月至1949年9月,任陝甘寧邊區第三屆參議會副秘書長、第三屆政府委員,陝甘寧邊區政府辦公廳秘書長(至1949年)。1946年5月至1948年7月,任陝甘寧邊區政府常務委員、黨組千事。1946年11月至1947年5月,任陝甘寧邊區政府民政廳代理副廳長,1947年5月至1948年4月,任代理廳長,1948年4月至1949年9月,任廳長,組織土地改革運動。國軍進攻延安時,承擔戰勤、支前任務[7]。
Remove ads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2月至1952年10月,任西北軍政委員會委員。1952年4月至1953年1月,任西北軍政委員會民政部部長。1951年8月至1952年11月,任西北軍政委員會人事部部長兼政法委員會副主任,曾負責修建寶蘭鐵路的民工動員工作。1952年11月至1954年9月,任中央人民政府內務部常務副部長[8]。1953年6月,任內務部黨組副書記[8]。1954年9月,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務部副部長,負責支援韓戰。1956年率慰問團赴朝慰問。1957年率內務部代表團赴蘇聯訪問。1958年,率社會保障工作代表團赴捷克、波蘭參加社會保障工作會議[9]。1959年,因反右傾運動中被衝擊撤職[10]、下放到河南省鄭州國棉五廠任副廠長[3]。
文化大革命期間,再次受迫害。1978年後,得到平反,恢復名譽[11]。1978年5月,擔任國務院民政部顧問。此外擔任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1983年1月2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3]。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