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瑪利亞·埃奇沃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瑪利亞·埃奇沃思(Maria Edgeworth 1768年1月1日—1849年5月22日)是一名英國-愛爾蘭作家,她是歐洲早期現實主義兒童文學作家之一,但也創作成人文學作品[2]。

生平
她出生於英格蘭牛津郡黑博爾頓,是理查德·洛弗爾·埃奇沃思和安娜·瑪利亞·埃奇沃思(Anna Maria Edgeworth,原姓Elers,1743–1773)的第二個孩子。她的童年和母親一起在赫特福德郡伯克翰斯德的莊園(即Edgeworth House)里度過[3][4]。其母在1773年去世,父親續弦娶霍諾拉·斯尼德為妻。瑪利亞在1775年進入德比的一所女子學校讀書,1780年霍諾拉去世,父親再娶霍諾拉的姐妹伊利沙伯為妻。瑪利亞轉學至倫敦,1781年差點因眼睛感染而失明[1]。她14歲回家照顧弟弟妹妹[5],由父親教授法律、經濟、政治、科學、文學知識,並開始和伯明翰月光社的學者們來往。
她逐漸成為愛爾蘭埃奇沃思鎮家族地產的管理人,業餘開始寫作,與嘉芙蓮·韋爾茲利、莫伊拉伯爵夫人伊利沙伯·羅登等社會名流有來往[6]。
1798年,父親娶弗朗西斯·安妮(Frances Anne)為妻。1800年開始,全家前往英格蘭各地旅遊,後又前往歐洲大陸,遊歷比利時、法國,直到1803年才回到家鄉。她又開始文學創作,寫成《The Absentee》、《Ormond》等愛爾蘭小說[7]。她在當時是非常有名的作家,可以和簡·奧斯汀及沃爾特·司各特相提並論,她的收入甚至一度比他們還多[8]。
1813年,她再次前往倫敦,結識拜倫和漢弗里·戴維,隨後又和沃爾特·司各特成為好友,司各特的小說《威弗利》受她影響很大。1823年,她前往阿博茨福德莊園拜訪司各特,司各特為她介紹了周邊風景[7]。次年,司各特回訪[9]。
Remove ads

她曾和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探討經濟學,受後者影響,她開始在埃奇沃思鎮推行科學的農業技術,以提升畝產、降低價格[10],並致力於提高當地窮人的生活水平。作為天主教解放的支持者,她還嘗試過不計教派地向村裏的孩子提供教育機會[11]。愛爾蘭大饑荒發生時,她也致力於賑災,其作品《Orlandino》就是為了籌備賑災款而作[12]。
威廉·哈密頓當選皇家愛爾蘭學院院長之後,瑪利亞是他的文學顧問,推動女性參與學院事務。1837年,哈密頓選她為榮譽院士[1]。
1849年5月22日,瑪利亞突發心臟病去世。[1]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