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瑪加麗塔·西蒙尼揚

俄罗斯记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玛加丽塔·西蒙尼扬
Remove ads

瑪加麗塔·西蒙諾芙娜·西蒙尼揚[註 1](俄語:Маргарита Симоновна Симоньян羅馬化Margarita Simonovna Simonyan;1980年4月6日),俄羅斯記者、媒體經理,俄羅斯政府的政治宣傳人物。她是俄羅斯國家控制的宣傳機構[1][2]今日俄羅斯電視台(原名Russia Today)[3]和國有國際新聞機構今日俄羅斯的主編。[4]

快速預覽 瑪加麗塔·西蒙尼揚Маргарита Симоньян, 個人資料 ...

2022年,西蒙尼揚因「破壞烏克蘭領土完整、主權和獨立的行動和政策」而受到歐盟制裁。[5]

Remove ads

早年

西蒙尼揚出生在俄羅斯南部城市克拉斯諾達爾的一個亞美尼亞人家庭[6]。雙親是奧斯曼帝國亞美尼亞難民後裔,其中父親一方來自特拉布宗,1915年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期間定居克里米亞,二戰時期隨上千名赫姆辛族亞美尼亞人遷移烏拉爾山脈地區,其父後來在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首府葉卡捷琳堡出生;母親一方是19世紀末逃離土耳其哈米德大屠殺來到索契的亞美尼亞難民[7]。西蒙尼揚一家在索契阿德勒斯基城區英語Adlersky City District摩爾多瓦鎮經營餐館[8]

西蒙尼揚早年立志當記者,最初在當地的一家報社工作,後來在庫班州立大學英語Kuban State University學習新聞時轉至當地電視台工作[2]。1996年,西蒙尼揚參加美國國務院資助的未來領導人交換生英語Future Leaders Exchange計劃,在新罕布殊爾州布里斯托生活了一年[3][9]。在美國的那段時間裏,她發現俄羅斯人和美國人「在文化、家庭觀、生活方式、待人接物及幽默等層面有非常多共同點」[2][10]

Remove ads

職業生涯

憑藉着第二次車臣戰爭及俄羅斯南部大洪水期間為地方電視台做的出色報道,西蒙尼揚獲得「職業勇氣」獎。2002年,擔任國營電視台俄羅斯-1地方記者。2004年報道別斯蘭人質危機[11]。在人質事件中,西蒙尼揚屬於第一批抵達現場的記者,親眼見證334人(包括186名兒童)被殺害。後來接受採訪時,她坦言「那是我經歷過最糟糕的事情」,每每想起就會不停流淚。後來她搬到莫斯科,加入克里姆林宮記者團[2][10]

西蒙尼揚是俄羅斯國家電視聯盟的首任副主席,也是俄羅斯聯邦公眾院的成員。2010年,首本著作《前進莫斯科》出版[3][12]

今日俄羅斯總編

Thumb
2010年4月,時任俄羅斯總統德米特里·梅德韋傑夫在總編西蒙尼揚的陪同下參觀今日俄羅斯辦公室

2005年,在新聞行業工作的第八個年頭,西蒙尼揚以25歲之齡獲任命為RT電視台(時稱今日俄羅斯)總編[13]。2008年的一次採訪中,西蒙尼揚坦言自己的年齡經常讓大家猜測自己是怎麼當總編的。莫斯科媒體法律與政策研究院主任、莫斯科國立大學新聞系教授安德烈·里希特英語Andrei Richter認為西蒙尼揚藉助廣泛的人脈獲得任命[13]。作為克里姆林宮的忠實擁護者[14],西蒙尼揚與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關係密切[15][2][16][17]

2005年12月10日,RT(時稱今日俄羅斯)正式開播,初期記者團隊規模達300人,其中約70人為駐外記者[18]。西蒙尼揚經常向媒體解釋RT的新聞及政治立場。開播初期,西蒙尼揚表示RT的使命是打造像英國廣播公司有線電視新聞網歐洲新聞台那樣的「專業內容」,「體現俄羅斯對世界的看法」,「更為公正地展現俄羅斯的形象」[19]。她向記者表示,政府不會規定他們要做什麼內容,因為「憲法命令禁止政府審查」[1]。後來她告訴《莫斯科時報》,RT只有變得具備挑釁性的時候才會發展,因為爭議對電視台的發展至關重要,強調RT從來不把提升莫斯科對外形象作為任務[20]。然而西方媒體一直批評RT存在認知偏見。對此,西蒙尼揚表示:「客觀這種東西根本就不存在,只能是大家的聲音儘可能接近真相而已」[21]

2008年南奧塞梯戰爭期間,西蒙尼揚解釋了的RT報道立場。她表示,在所有英語頻道中,RT是唯一一個從南奧塞梯的角度進行報道的。記者威爾·鄧巴(Will Dunbar)不滿電視台淡化俄羅斯的轟炸行動,憤然離開,指控電視台審查內容。對此,西蒙尼揚否認有審查,表示「我們從來不掩蓋我們是俄羅斯電視台的事實,所以我們當然要從俄羅斯的角度了解這個事件。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會做得比(其他電視台)還要真誠[10]。」

2013年12月31日,西蒙尼揚兼任國營通訊社今日俄羅斯總編,同時擔任RT電視台和該社的總編職務[4]

2016年5月,西蒙尼揚被烏克蘭總統彼得·波羅申科列入制裁名單,禁止入境烏克蘭[22]

種族歧視奧巴馬

2020年11月30日,西蒙尼揚為RT電視台一段被狠批是種族歧視的片段辯護。在片段中,西蒙尼揚的男友蒂格蘭·科薩揚英語Tigran Keosayan與一位塗黑臉扮演前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的女演員出鏡。西蒙尼揚在其中提到了奧巴馬的著作《應許之地》:「你覺得這本書是你的成就嗎?」然後女演員回答:「當然啦。」西蒙尼揚又問:「是不是因為你的親戚沒有一個寫過書?」女演員又回答:「因為我寫這本書的時候,我的親戚還沒有出生」。西蒙尼揚揶揄:「你應該去當說唱歌手,而不是總統[23][24]。」這個片段出自西蒙尼揚和科薩揚共同編劇的節目《國際鋸木廠》(International Sawmill)。事後,西蒙尼揚說這個片段是在反映科薩楊的美國血統[25]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2021年12月,西蒙尼揚在一場電視辯論表應該用一場小戰爭能終結七年的「大屠殺」(指頓巴斯戰爭[26]。2022年1月,西蒙尼揚否認俄羅斯準備全面入侵烏克蘭[27]。然而到2022年2月中,她表示「既然俄羅斯必須要結束這場戰爭,那還要等什麼?[28]」2022年2月23日,西蒙尼揚因「積極宣傳俄羅斯兼併克里米亞頓巴斯分離主義者的行為」,被歐盟列入制裁名單,凍結所有在歐盟的財產、禁止入境[5][29]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西蒙尼揚高調支持入侵。她在推特上發文稱「這是一場標準的閱兵式演練,今年我們一定能在基輔閱兵」,同時嘲笑她會被進一步制裁的人[30]。針對俄羅斯境內的反戰抗議,她表示「如果你對身為俄羅斯人感到羞恥,沒關係,你可以不當俄羅斯人」[31]。她還稱「沒人跟烏克蘭人打仗!我們是在解放烏克蘭!沒人會轟炸和平的烏克蘭城市![32]」在3月26日獨立電視台的《真相就在你手中》節目中,西蒙尼揚多次提到未經證實的事件,包括烏克蘭醫生呼籲閹割俄羅斯囚犯、烏克蘭「納粹」準備按照種族挖掉孩子們的眼睛等[33]

Remove ads

爭議

評論亞美尼亞局勢

2020年7月亞美尼亞-阿塞拜疆武裝衝突期間,西蒙尼揚以激烈言辭指責亞美尼亞當局逮捕前總統羅伯特·科恰良、拒絕承認入侵克里米亞,不斷挑釁俄羅斯,認為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的回應助長了亞美尼亞的「反俄情緒」。後來安全條約組織表示:「(西蒙尼揚)的觀點完全和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秘書處的官方立場相反」[34]。相關言論也受到亞美尼亞社會廣泛批評[35]。政治評論員謝爾蓋·帕克霍緬科英語Sergey Parkhomenko批評西蒙尼揚想代表亞美尼亞人[36]

個人生活

西蒙尼揚前夫是記者兼製片人安德烈·布拉戈迪連科,育有一女瑪麗安娜,2013年8月出生[37]。2014年9月,西蒙尼揚為俄羅斯亞美尼亞裔導演蒂格蘭·科薩揚英語Tigran Keosayan生下兒子巴格拉特[38]。2018年,西蒙尼揚為科薩楊電影《克里米亞大橋:用愛製造!》編劇。目前兩人已結婚[39]

西蒙尼揚精通俄語和英語。在2012年的採訪中,她表示後悔沒有學亞美尼亞語。她的家人因為口音差異,不說亞美尼亞語[7]

榮譽

註釋

Loading content...

參考資料

Loading content...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