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瑟倫·索任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瑟倫·索倫森
Remove ads

瑟倫·彼特·路勒茲·索倫森[註 1]丹麥語Søren Peder Lauritz Sørensen,1868年1月9日—1939年2月12日),丹麥化學家,是pH值測量酸度鹼度的提出者。他出生於一個丹麥小鎮哈維貝格英語Havrebjerg

快速預覽 瑟倫·索倫森Søren Sørensen, 出生 ...

生平

瑟倫一開始在哥本哈根大學就讀時是選擇醫學的,但他後來轉為學習化學,並在1899年取得了博士學位[1]。在完成大學課程後,瑟倫於著名的嘉士伯實驗室英語Carlsberg Laboratory工作,並與索菲斯·約根森英語Sophus Mads Jørgensen一起研究無機物合成[2]

在1901年至1938年間,瑟倫擔任哥本哈根嘉士伯實驗室的主任[2]。在嘉士伯實驗室的工作期間,他發明了索倫森甲醛滴定法英語Sørensen formol titration[3],並研究了離子濃度對蛋白質的影響[4],由於氫離子的濃度尤為重要的關係,因此瑟倫於1909年發表論文,介紹了可以簡單計算酸鹼度的方法[5]。而在此之前,學術界沒有一個表達氫離子濃度的方法被廣泛接受[2]。該文章除了是第一個使用pH符號的文章外[6],也描述了兩種用於測量酸度的新方法[7]。第一種方法是利用電極,第二種則是利用已經預先選定的指標比較測試樣本的顏色(即pH值)。

在此之後,瑟倫成為了應用熱力學蛋白質組學的權威之一,他的妻子瑪格麗特·索倫森也經常協助他[2]。另外,他也開發了一種緩衝溶液,以減緩pH值改變的溶液變化的速度。

瑟倫於1939年2月12日在哥本哈根逝世,終年71歲[2]

Remove ads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