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田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田單(?—?),臨淄人,齊國軍事家,戰國時田齊宗室遠房的親屬,原為齊都臨淄管理市場的小吏[1]。在即墨之戰中以火牛陣破燕軍,及後收復七十城。
生平
前314年,燕王噲欲仿傚堯與舜禪讓帝位,將燕國王位禪讓給宰相子之,但燕國宗室不服,當時太子平與將軍市被攻打子之,雙方混戰數月,市被及太子平被殺,而齊宣王見有機可乘就趁機發動攻擊,攻破燕國,斬殺子之和燕王噲。但後來因燕人反叛以及各諸侯國的壓力,齊國被迫撤軍。燕人擁立太子平之弟公子職為燕王,是為燕昭王。
前286年,齊湣王田地發軍攻滅宋國,被其餘六國仇視。前285年,秦國蒙武率軍攻打齊國,攻佔了九座城市。
前284年,齊湣王內被人民所怨,外被秦國仇視其強大(因為當時齊國強大到令很多準備臣服秦國的國家轉態,臣服齊國),燕昭王趁機組織燕、趙、韓、魏、秦五國聯軍攻齊,以燕將樂毅為聯軍元帥,於濟西之戰大破齊軍,斬殺齊將韓聶,之後秦、韓、趙、魏四國軍隊相繼撤退。樂毅領燕軍攻佔齊都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再於半年內接連攻下齊國七十餘城,齊國僅剩莒(今山東莒縣)和即墨(今山東平度市東南)兩座孤城未能攻克。
楚國將軍淖齒以援助的名義領軍至莒,齊湣王任他為齊相,但淖齒卻將齊湣王虐殺,乘機與燕瓜分齊,之後莒地的齊人殺死淖齒,並擁立太子田法章為齊王,是為齊襄王。即墨大夫出戰陣亡,田單率族人以鐵皮護車軸逃至即墨,被推舉為城守,即墨全城軍民由田單率領抵抗,雙方交戰五年。樂毅強攻不克,改採包圍策略。
前279年,燕昭王逝世,燕惠王繼位,田單利用反間計放出謠言,導致燕惠王廢除樂毅的職務,改派騎劫代替樂毅為將領,樂毅被迫出奔趙國。
田單佯裝有神師來助齊,以振奮城中軍民人心,果然激發人心。其後田單又用激將法,詐稱齊人怕被劓刑,結果騎劫把齊人俘虜、降者處以劓刑,不知已經激怒了齊人之心。田單又稱齊人怕先人的墳墓被掘出來並火燒屍體,若這樣做齊人必定投降,結果騎劫再度中計,在城外掘墳焚屍,結果更加激發人心,齊兵的怒氣更盛。
其後田單佯裝城中軍力虛弱快要投降的樣子出來,並送金、降表出城,要求破城不要擄掠,騎劫第三次中計,使燕軍十分輕敵,騎劫囂張到自稱比樂毅更厲害。
此時田單趁機收集牛隻,聚得千餘隻,畫上五花彩紋、披上土黃色綢緞、牛角紮了刀牛尾綁了用油浸過的葦草。田單鑿開城牆十餘口,於夜間布置好,準備了五千士兵,準備好了就放牛出城並且點火在牠們的尾,牛隻疼痛不已,猛力向前衝,突襲燕營,齊壯士五千隨後衝殺。燕軍將士見此,以為神兵天降,田單又聚集婦孺齊敲銅器戰鼓,聲音震天動地,嚇得燕軍將士潰不成軍,騎劫亦死於亂軍之中,田單率兵乘勝追擊,收復了齊國七十餘座城,打敗了燕軍,燕軍一直潰逃到河上。
田單收兵迎接莒地擁立的齊襄王入都臨淄,因功被封任為相國,為安平君,又益封夜邑(今山東掖縣)萬戶,死後葬於安平城內。
逸事
某次田單要進攻狄縣,行前去拜見魯仲連,魯仲連說:「將軍進攻狄城是不能攻下。」田單說:「我曾以區區即墨五里之城,七里之郭,帶領殘兵敗將,打敗了萬乘的燕國,收復了失地,為何會攻不下狄城?」說罷,他上車不辭而別,之後他帶兵進攻狄城,一連三月而不克,齊國童謠唱:「高高官帽像簸箕,長長寶劍托腮齊,攻打狄城不能下,梧丘築城空傷悲。」
田單聽了很懼怕,去問魯仲連:「先生說我攻不下狄城,願聞其說。」魯仲連說:「將軍從前在即墨時,坐下去就編織草筐,站立則舞動鐵鍬,身先士卒,您倡導:『只有一條路,勇敢地殺上戰場,祖國宗廟魂魄將要喪亡,我等何有鄉黨可歸?』當時,將軍有決死之心,士卒無生還之意氣,聽了您號召,無不揮淚振臂,奮勇求戰。此所以當初您打敗燕國。但當今將軍東可收納夜邑封地的租稅,西可在淄水之上盡情歡娛,金光閃閃的寶劍橫挎在腰間,馳騁在淄水、澠水之間,有貪生之歡樂,而無戰死之決心。故所以不勝。」田單說:「我有決死之心,先生您就看着!」
第二日,他激勵士氣並巡視城防,立於敵人石頭箭弩射程範圍之內的地方擂鼓助威,終於攻下狄城了。[2]
Remove ads
相趙
據《史記·趙世家》和《戰國策》所述,前265年(趙考成王元年、齊襄王十九年),趙威后受觸龍遊說,派遣長安君質於齊,以借齊國兵抗秦,同年,趙國割濟東三城、邑市五十七予齊國,以求田單,趙奢反對[4],田單將趙師而拔燕中陽(定州唐縣),又拔韓注(汝州梁縣)。次年,田單為趙相,受封都平君[5]。
相關
延伸閱讀
[編]
註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