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白俄羅斯經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白俄羅斯經濟屬於中高度開發的混合經濟[12],在全球人類發展指數中偏高,水資源豐富,從蘇聯時代開始就重工業基礎雄厚,在蘇聯時期是蘇聯生活水準最高的加盟共和國之一。2011年產業結構中農業佔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為8.6%、工業佔31.7%、服務業佔59.7%。白俄羅斯經濟極度依賴俄羅斯,進出口基本上以俄羅斯為主。其經濟被描述為福利國家[13]或市場社會主義[14]。
Remove ads
白俄羅斯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卡車、拖拉機、公路施工設備以及市政車輛的出口國,所以長期受到歐美批評抵制下,依靠與俄羅斯和其盟國的經濟貿易,依然走出自己的發展道路,獲得較高生活水準,其財政狀況還勝過不少較弱的歐洲國家,其生產全球17%的聯合收割機,BelAZ自卸車更佔據了全球30%的市場份額。烏克蘭危機後受累於俄羅斯遭到歐美制裁,白經濟發展一度受困,但2010年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積極發展外貿的成果開始顯現,獲得較大出口成就。[15]
受惠於工業發達的基礎白俄羅斯在IT服務的人均出口額方面遠超其它獨聯體國家,堪比印度,在光學和激光裝置以及核能控制系統等高新技術領域也有自主技術,中國經濟學家認為其有潛力成為「東歐的日本」或是至少成為東歐的南韓。現任政府對於微電子、納米技術和生物技術等領域有高度投資興趣,意圖發展更高科技產業,中白工業園和北京飯店是引入中國資本的較大象徵,許多中國大陸本土企業開始進軍白設廠,意圖將此地較成熟的環境和高素質勞工當成進入東歐的跳版,並且東可發展俄羅斯、西可進軍歐洲、向南發展中東中亞,其政治上與中俄的高度同盟也讓許多企業對財富安全和經營風險較為放心。
另外,由於盧卡申科的強人政治,在白俄羅斯並未如俄羅斯或烏克蘭那樣,出現有許多商人藉由接管蘇聯時代的國有企業,將其民營化後自己成為經濟寡頭的現象,因此白俄羅斯的政治相對俄烏兩國更為獨立,較少受到來自經濟界的干涉[16]。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