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亂數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百萬亂數表》,全稱《一百萬隨機數與十萬標準偏差》(英語:A Million Random Digits with 100,000 Normal Deviates),是一本由美國智庫蘭德公司編寫,1955年出版的隨機數表。
概要
創建隨機數表的工作從1947年開始,隨機數通過對電子輪盤生成結果的再隨機化得到。一個隨機頻率脈衝源平均每秒產生十萬個脈衝,使用每秒一次的恆定頻率脈衝對其進行採樣。脈衝標準化電路將信號輸入五位二進制計數器,輸出相當於轉動一個32格輪盤的結果。二—十進制轉換器將32位中的20位轉換為十進制(剩餘12位被丟棄),最後保留得到的兩位數的第二位。將最終數據輸入IBM打孔卡機中。[1]
這個列表對於提供隨機數是一個重要的突破,因為在此之前從未有這樣巨大且精製的列表。除了書籍形式,也可以訂購列表的打孔卡版。這個隨機數表主要應用於統計學和科學實驗的設計中,尤其是使用蒙特卡洛方法的實驗;在密碼學中,譬如設計哈夫拉密碼(Khafre cipher)時,隨機數被用作「空袖數」(Nothing up my sleeve number)。這本書是從1920年代到1950年代製作的一系列隨機數表的最後成員之一,隨着高速計算機的發展,生成偽隨機數比查閱隨機數表更為快速。
2001年,這本書重新發行(ISBN 0-8330-3047-7),蘭德公司執行副總裁米高·里奇撰寫了新的前言。在亞馬遜的相應頁面上,這本書收到了很多有趣的用戶評價[2][3]。
隨機數和標準偏差可以免費從蘭德公司的網站獲得,網站還提供了書籍的文本[4],開頭為:
另見
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