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皎多枝佛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皎多枝佛塔map
Remove ads

皎多枝佛塔緬甸語ကျောက်တော်ကြီးဘုရား),位於緬甸阿瑪拉普拉當達曼湖緬甸語တောင်သမန်အင်း東岸,近烏本橋,由貢榜王朝蒲甘王主持修建於1847年至1850年,形制仿照蒲甘阿難陀寺[1]

快速預覽 皎多枝佛塔, 基本資訊 ...

歷史

巴基道王在位期間,將一塊大理岩從曼德勒以北19公里的薩金山英語Sagyin運抵阿瑪拉普拉,意圖製成佛像,但直至1846年巴基道駕崩,大理岩一直閒置在王家戒堂內。蒲甘王通過血腥鬥爭即位後,將這塊大理岩雕成佛像,並在當達曼湖東岸建寺,供奉佛像,以期積攢功德。1850年10月29日,皎多枝佛塔完工置傘[2]

建築

其布局以蒲甘阿難陀寺為藍本,為十字形平面,印度悉卡羅英語Sikhara式塔,四邊伸出門廊。但其內部結構和阿難陀寺不同,阿難陀寺採用厚重的磚砌拱頂,走廊幽暗,塔心為實心,圍繞有四尊木製佛像;皎多枝佛塔的塔心為空心,供奉大理石佛像,屋頂為木製[2]

皎多枝佛塔以其精美且反常規的壁畫著稱,其主題並非緬甸常見的本生經故事,而是蒲甘王時代的塔剎和天文圖。壁畫有蒲甘王在實皆、阿瑪拉普拉、阿瓦勃甘基英語Pakhangyi Monastery卑謬仰光修建的各式塔剎寺院,以及緬甸天文觀念中的星座圖。畫中人物亦展現了貢榜時代的習俗和衣着風格[1]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