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皮蒂斯楚斯環形山
月球撞击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皮蒂斯楚斯環形山(Pitiscus)是位於月球正面南半部一座大而深邃的古老撞擊坑,約形成於39.2-38.5億年前的酒海紀[1],其名稱取自十六世紀德國數學家暨天文學家巴托洛梅烏斯·皮蒂斯庫斯(Bartholomaeus Pitiscus,1561年-1613年),1935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接受。
描述

該隕坑西側靠近伊德勒隕石坑、西北毗鄰斯帕蘭扎尼隕石坑、多佛隕石坑位於它的北面、東北坐落着洛克伊爾隕石坑和讓桑環形山、而佛拉哥環形山矗立在它的東南,東南偏南和西南偏南則分別橫亙着霍梅爾環形山和阿斯克勒皮隕石坑[3]。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為50.61°S 30.57°E,直徑79.9公里[4],深度4.63公里[5]。
皮蒂斯楚斯環形山大致呈圓形狀,受侵蝕程度中等,東南偏南側有一處向外的小突角,裏面已坍塌下陷。隕坑坑壁邊緣清晰,內側壁仍顯示有階地狀的結構痕跡,靠西北覆蓋了數座小撞擊坑,西南側則嵌入了衛星坑"皮蒂斯楚斯 E",而它的東南內壁上也覆蓋了一座更小的隕坑。皮蒂斯楚斯環形山的坑壁高出周邊地形1370米[1],內部容積約6300公里3[1]。坑內地表相對平坦,可能已被玄武岩熔岩重塑。坑底中心坐落了一座由鈣長石(A)和含85-90%斜長石的輝長岩-蘇長岩-橄長岩長岩(GNTA1)及含80-85%斜長石的輝長岩-蘇長岩-橄長岩長岩(GNTA2)組成的雙峰嶺[6]。它的北端覆蓋了衛星坑"皮蒂斯楚斯 A"-一座已坍塌且略不規則的圓形小撞擊坑。從雙峰嶺的南面延伸出一道直抵南側內壁的蜿蜒低矮的山脊。皮蒂斯楚斯環形山已被月球和行星觀測協會(ALPO)列入《帶有明亮射紋系統的撞擊坑列表》[7]。
Remove ads
衛星隕石坑
按慣例,最靠近皮蒂斯楚斯環形山的衛星坑將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它的中心點旁邊。

- 衛星坑"皮蒂斯楚斯 A"和"皮蒂斯楚斯 L"也已被月球和行星觀測協會(ALPO)列入《帶有明亮射紋系統的撞擊坑列表》[7]。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另請參閱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