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石河子軍墾舊址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石河子军垦旧址map
Remove ads

石河子軍墾舊址是反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邊疆治理成就的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網 1]舊址位於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由1952年修建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二兵團機關辦公樓舊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軍墾博物館)和石河子新城兵團小禮堂(石河子市人民電影院),以及1951年修建陶峙岳、張仲瀚辦公居住舊址三處建築組成。

快速預覽 石河子軍墾舊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2019年10月,石河子軍墾舊址被列入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1年4月,被列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革命文物名錄》。2023年9月入選《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Remove ads

舊址建築

Thumb
石河子軍墾舊址各建築在石河子市的所在地

石河子軍墾舊址由三處建築構成,分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二兵團機關辦公樓舊址(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石河子新城兵團小禮堂(人民電影院);陶峙岳張仲瀚辦公居住舊址。[網 2][刊 1]

第二十二兵團機關辦公樓舊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軍墾博物館)

Thumb
第二十二兵團機關辦公樓舊址北側

歷史沿革

第二十二兵團機關辦公樓,即石河子第一辦公大樓,由上海聯合顧問建築工程事務所工程師趙琛設計,最初設計為高近23米的七層主樓,後經王震提以後改為四層。辦公樓於1952年5月動工,由兵團建城工程處工程大隊負責施工修建。1952年9月底,大樓在門窗未安裝的情況下,拆除外架,在陽台搭建起觀禮台。10月1日,第二十二兵團機關辦公樓竣工並舉辦竣工典禮。辦公樓是1950年代初期,軍墾戰士就地取材,依靠自己建成的首棟樓房,也是石河子最早建成的樓房,故被稱為「軍墾第一樓」。[書 1][書 2][刊 2][刊 3]

此後該建築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二兵團機關辦公樓、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黨委辦公樓。2004年10月,經過石河子中元工程設計諮詢有限公司的設計、改建後,作為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使用。改建基本保留建築原貌,部分內部結構有所改變。[刊 3][書 1]2010年,建築經歷第二次改擴建工程。[網 3]

建築信息

第二十二兵團機關辦公樓舊址位於石河子市市中心,門前有廣場,兩側種有松樹、榆樹、白蠟等樹木。南側為軍墾文化廣場(原遊憩廣場),北側為石河子新城兵團小禮堂。 是坐北朝南的仿蘇式建築,建築原為砌體結構,後部分建築結構改為框架結構。建築平面呈東西長110米,南北寬46米的長方形。舊址佔地面積近4830平方米,建築面積超過9700平方米。建築主樓有四層,高12米,兩側附樓為兩層建築。主樓以懸山頂為屋頂,上布有紅色波形板瓦。樓頂有上凸的通氣口。外牆部分塗有磚紅色塗料。建築正面大門前有四根圓形立柱,北側有兩個作為安全出口的大門,東西兩側同樣有側門。[書 1]

石河子新城兵團小禮堂(人民電影院)

Thumb
石河子新城兵團小禮堂
Thumb
石河子新城兵團小禮堂東側和正面

歷史沿革

石河子新城兵團小禮堂是石河子建城初期的大型活動場所。禮堂由兵團建城工程處工程大隊修建,始建於1952年。於「9·25」起義三周年時落成並投入使用。禮堂建成後,曾作為接待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主席胡志明訪問的場所;中國人民志願軍歸國代表團訪問石河子市時,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二兵團領導在此向代表團介紹石河子新城建設情況。[書 1][刊 1]1975年,禮堂改名為石河子市人民電影院。[書 2]1990年代後期,電影院開始出現虧損,加之混亂的管理,最終電影院被迫關停。[刊 1]之後建築曾作為舞廳、商店、飯店等使用。[書 1]2010年代,由八師石河子市黨委投資,新疆文物古蹟保護中心對石河子新城兵團小禮堂進行復原,作為八師石河子市歌舞劇院、博物館的臨時展廳、學術報告廳使用。[刊 1]

建築信息

石河子新城兵團小禮堂(人民電影院)周圍有榆樹等植被,南側為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北側有廣場。禮堂(電影院)主體基本完整,是磚木結構仿蘇式建築。建築平面呈「工」字形,建築面積1762平方米。建築房頂以硬山頂和平頂結合,鋪有油氈。建築門廊有六根羅馬柱。建築外牆為黃色。建築進廳2層,廳內有1000個座位。門廳內壁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領導人張仲瀚設計的棉花、玉米、麥穗、葡萄浮雕。舞台上方本有「9·25」起義的圖案,但在文化大革命時期被毀。[書 2][書 1]

陶峙岳、張仲瀚辦公居住舊址

Thumb
陶峙岳、張仲瀚辦公居住舊址

歷史沿革

陶峙岳、張仲瀚辦公居住舊址,即原二十二兵團領導創業舊址,石河子市民習慣稱其為「陶公館」。建築修建於1951年,原有兩棟建築,其中一棟於文化大革命時期被毀。1951年到1954年,這裏是石河子新城建設和兵團屯墾戍邊事業的指揮中心。原中國人民解放軍二十二兵團領導陶峙岳張仲瀚陶晉初王根僧陳德發等人先後在此居住和辦公。[書 1][新 1]

1992年曾對舊址維修復原。1995年到2004年,舊址作為石河子軍墾博物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軍墾博物館的前身)所在地。2006年5月,這裏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原第二十二兵團領導創業舊址紀念館開館,屋內陳列有矽膠人物像、生活用品、照片、文字板等。[書 1][新 1]

建築信息

陶峙岳、張仲瀚辦公居住舊址與第二十二兵團機關辦公樓舊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軍墾博物館)、石河子新城兵團小禮堂(人民電影院)位於同一中軸線上。院內種植有松樹、楊樹、杏樹、芍藥等植被。舊址平面呈西北缺一角的「口」字形,屬仿蘇式建築的磚木結構平房,東西長26米有餘,南北長近30米,佔地面積超過490平方米。建築坐北朝南,其房頂為懸山頂,紅色波形板瓦布於其上。外牆體為黃色,門為紅色木質門,窗框為綠色木質窗框。原建築的木條、蘆葦組裝的房頂被拆除。[書 1][書 3]

建築有18間大小房屋,「口」字形內圈為走廊,原鋪有木地板,現鋪設方磚。外圈是相連的房間,內鋪紅色木質地板。房屋內部牆體為白色,頂角線有白色石膏裝飾。大門朝南開,另有朝南開和朝北開的兩個後門。大門西側有會議室和臥室各一間,後向北延伸出臥室兩間。大門東側為並排的兩間臥室,後向北延伸出四間臥室,再向西延伸出兩間臥室和小廁所。院內原有的廚房、車庫、水井已毀棄。[書 1][書 3]

Remove ads

保護級別

1992年,第二十二兵團機關辦公樓舊址以「原第二十二兵團辦公樓」之名義;陶峙岳、張仲瀚辦公居住舊址以「陶峙岳和張仲瀚等原兵團領導的辦公室及居住舊址」之名義被確定為石河子市文物保護點。[書 4]2008年,石河子新城兵團小禮堂被列為石河子市文物保護單位[刊 1]2016年,第二十二兵團機關辦公樓舊址以「第八師石河子市中國人民解放軍二十二兵團機關辦公樓舊址」;陶峙岳、張仲瀚辦公居住舊址以「第八師石河子市陶峙岳、張仲瀚辦公居住舊址」被列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新 2]2017年,石河子新城兵團小禮堂被列為兵團級文物保護單位。[刊 1]

201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石河子軍墾舊址作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被列入名單。[網 4]2021年4月,石河子軍墾舊址被列為首批《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革命文物名錄》不可移動革命文物。[網 5]2023年9月,新疆石河子軍墾舊址入選第八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網 6]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