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碳酸銅
化合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碳酸銅(英語:Cupric carbonate)是一種藍綠色的銅鹽,化學式為CuCO3。亮綠色孔雀石(CuCO3·Cu(OH)2)和藍色石青(Cu3(CO3)2(OH)2)是天然存在的兩種鹼式碳酸銅。
Remove ads
製備及性質

純淨的碳酸銅是灰色固體,可由草酸銀加熱得到二氧化碳,並使鹼式碳酸銅於500 °C和2 GPa(20000 atm)加熱來獲得純品。它具有單斜晶系的結構。[1]
氫氧化銅溶於碳酸鉀溶液生成深藍色配位離子溶液。銅鹽溶液與過量碳酸鉀生成K2[Cu(CO3)2](暗藍色)、K2[Cu(CO3)2]·2H2O(亮藍色)與K2[Cu(CO3)2]·4H2O(淺藍綠色)。
也有人認為銅在潮濕空氣中生成的銅鏽是1:1的Cu(OH)2、CuCO3混合物,[2]且碳酸銅加熱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氧化銅:
- 2Cu(s) + H2O(g) + CO2 + O2 → Cu(OH)2 + CuCO3(s)
- CuCO3(s) → CuO(s) + CO2(g)
主要用途
製備其他銅鹽。固體熒光粉激活劑。殺蟲劑。種子處理殺菌劑。油漆顏碳酸銅無實際應用,鹼式碳酸銅可用來製備其他銅鹽、固體熒光粉激活劑、殺蟲劑、種子處理殺菌劑、油漆顏料等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