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精神障礙歧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精神障礙歧視(英語:Sanism、Mentalism或Psychophobia)是指對患有精神障礙或認知障礙的個體的系統性歧視或壓迫,如同種族主義一般將精神病患者同其他人區別對待,由美國律師莫丁·伯恩鮑姆、米高·波林提出。[1]
![]() | 這是一篇關於精神疾患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
評價
玉山神學院助理教授陳文珊指出,這種污名化使得政策制定者經常忽略精神病患者的感受,是對精神病患者權利的侵犯,這一社會問題需要人們真正地了解精神病患者方能根結。[1][2]巴西學者AntônioGeraldo da Silva認為「對精神疾病的偏見應該是一種犯罪」。[3]一篇論文指出,精神障礙歧視常常認定有精神病史的人不適合進行社會工作,反而加深原本應為精神病患者服務的社工的歧視心態。[4]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