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福建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福建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英語:Affiliated High Schoo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簡稱福建師大附中,是一所公立完全中學,為福建師範大學的附屬中學。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1年3月27日) |
簡介[1]

福建師大附中位於福州市倉山區對湖路,是福建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之一,1994年被省教委確認為省一級達標學校,2003年9月被省教育廳確認為首批省級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2]
學校現有校園面積62623平方米(約95畝),建築面積51795平方米。現有教職工167人,其中高級教師79人。先後有27人評為特級教師,18位教師具有碩士學位。目前有38個高中教學班(含2個空軍飛行學員預備班),在校學生1900多人。
作為福建師大附中前身的英華中學創辦於1881年。該校在130多年的歷史中,湧現了沈元、郭孔輝等12位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和其他著名專家學者;以及辛亥革命元老、前國民政府主席林森,著名華僑黃乃裳等大批民主革命志士。
學校標誌
製作於1991年,圖案上方是八道光芒的北極星,代表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又代表八閩大地。下方U字(代表大學)構成的書本,嵌上原子結構中電子運動的軌道(代表附屬中學),構成「中」字,象徵勤奮學習,熱愛科學;也象徵福建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之義。
歷史
1951年7月31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接辦福州私立英華中學、私立華南女子高級中學,合併成立福州第二中學。同年8月11日又將私立陶淑女子中學併入福州第二中學。1952年改名福州大學附屬中學,1953年由於當時的福州大學改名為福建師範學院,更名福建師範學院附屬中學。[2]
1970年福建師範學院停辦,更名為福州市第二十七中學。隨着福建師範學院復辦,成立福建師範大學,1973年定為現名。[3]
1998年,該校停止初中招生,成為高級中學。[4]
初中部(原福州時代中學)
著名校友
- 沈元,1935年畢業於原英華高中,中國科學院院士,空氣動力學家;
- 高由禧,1938年畢業於原英華高中,中國科學院院士,氣象學家;
- 王仁,1930年至l934年就讀於原福州英華中學,中國科學院院士,力學專家;
- 陳彪,1938至1940年就讀於原福州英華中學,中國科學院院士,天體物理學家;
- 曾融生,1942年畢業於原福州英華中學,中國科學院院士,地球物理學家;
- 闕端麟,1947年畢業於原福州英華高中,中國科學院院士,半導體材料學家;
- 盧耀如,1950年畢業於原福州英華高中,中國工程院院士,地質學家;
- 張鈸,1953年於畢業於該校高中部,中國科學院院士,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計算機專家;
- 郭孔輝,1952年畢業於該校高中部,中國工程院院士,汽車工業專家;
- 薩支唐,1949年畢業於該校,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地、微電子學和半導體器件專家。
- 黎念之,1945至1946年就讀於原英華中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士、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化工專家,膜科學與技術的奠基人之一。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