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福斯蒂尼隕石坑
月球撞击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福斯蒂尼隕石坑(Faustini)是位於月球正面南極的一座大撞擊坑,其名稱取自意大利極地地理學家、作家暨製圖師阿納爾多·福斯蒂尼(Arnaldo Faustini,1872年-1944年),1994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接受。
描述


該隕坑西南幾乎與舒梅克環形山相接壤、西北毗鄰諾畢爾環形山、阿蒙森環形山位於它的北面、東南和南面分別坐落了更小的斯萊特隕石坑和沙克爾頓隕石坑[1]。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為87.18°S 84.31°E,直徑42.48公里[2],深度2.233公里[3]。
福斯蒂尼隕石坑外觀呈圓形狀,坑壁已明顯磨損,最大高出周邊月表1050米[3],坑內容積約1373.043[3],坑底北部坐落了馬林金隕石坑,由於靠近南極,太陽光只能平射到它的坑沿,坑內則處於永久黑暗中,連軌道航天器也無法看清它的內部。因此,只能通過雷達測量數據大致測繪其坑底地形。由於光照的不足,該隕坑底表溫度恆定在100K以下,如此寒冷的氣溫足以困住任何隨撞擊月球的彗星一起抵達該隕坑中的水分子。
月球探勘者探測器攜帶的中子光譜儀,可檢測到高濃度氫的存在。相對月表水平,福斯蒂尼隕石坑冷阱中曾被確認為擁有高濃度的氫。然而,在該隕坑中雷達並未檢測到冰的存在。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另請參閱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