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穆罕默德·阿布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穆罕默德·阿布都(英語:Muḥammad 'Abduh,阿拉伯語:محمد عبده,1849年?月?日—1905年7月11日[1]),,生於埃及尼羅河三角洲,伊斯蘭法學家、學者與自由派改革者,他是伊斯蘭現代主義(Islamic Modernism)思潮的開創者之一。他放寬了傳統式嚴格的伊斯蘭儀式、信條與家庭關係。[2][3]

生平
1849年,出生於埃及布赫拉省的舍乃拉村的穆斯林農民家庭。
1862年,先後在坦塔艾哈邁迪耶大學、開羅愛資哈爾大學學習。
1871年,拜哲馬魯丁·阿富汗尼為師。
1877年,畢業於愛資哈爾大學,獲學士學位。
1880年,主編《埃及現實報》。
1881年,支持埃及民族黨人起義,被英國殖民政府流放敍利亞。
1884年,在巴黎參與創立旅歐穆斯林組織「牢不可破關係協會」。
1885年,應聘在貝魯特伊斯蘭學院任教。
1888年,重返埃及,在愛資哈爾大學任教。
1895年,任愛資哈爾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
1899年,被任命為埃及大穆夫提(伊斯蘭教法權威詮釋官)。
1900年,創辦「阿拉伯圖書復興協會」。
1905年,病逝,安葬開羅。
作品
- 《回教哲學》
- 《回教、基督教與學術文化》
- 《古蘭經注》(1~7章)
- 《論伊斯蘭兼駁其批評者》
- 《辭章之道註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