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穿裘皮的維納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穿裘皮的维纳斯
Remove ads

穿裘皮的維納斯》(德語:Venus im Pelz)是奧地利作家利奧波德·范·薩克-馬索克的代表作。這篇小說是馬索克本人預想的史詩系列該隱的遺產中的一部分。《穿裘皮的維納斯》屬於該系列中的第一卷《愛》部分。本作品發表於1870年。

快速預覽 穿裘皮的維納斯, 作者 ...
Thumb
提香的畫作《維納斯和鏡子》,賽弗林從此畫中獲得穿裘皮的維納斯的靈感。

小說

小說的主題和人物靈感大量來自於馬索克本人的生活。汪黛·馮·杜娜耶(小說的女主人公)是以一個新興的文學作家范妮·皮斯托爾為原型的。皮斯托爾以一個虛構的名字女性男爵博格丹諾夫和馬索克來進行聯繫,馬索克給出提高她作品的建議,使之適於出版,而皮斯托爾取這樣一個名字的目的是為了表達自己性格中奇妙的一面,而這方面對於馬索克正是殘暴和迷人的。

情節摘要

小說描寫了一個男人懷着對穿裘皮的維納斯示愛的夢想的故事。開篇一個無名的敍述者將自己做的類似的夢講述給朋友賽弗林,隨後賽弗林將一份手稿一個超感覺論男人的懺悔交給他,並讓他放棄對殘暴女性的迷戀之夢。

這份手稿講述了一個叫做塞韋林·馮·庫西姆斯基的故事,他十分着迷於旺達·馮·杜娜耶,自願成為她的奴隸。他願意受她的驅使,受她的懲罰,使自己成為她對之握有生殺予奪權利的財產。賽弗林將他經歷的這種感覺稱作超感覺。賽弗林和旺達旅行到意大利佛羅倫薩,在這次旅途當中,賽弗林作為旺達的僕人,更名為"格列高"。在佛羅倫薩的時候,旺達粗魯地對待賽弗林,同時僱用了三個非洲女人以達到支配他的目的。

當旺達遇到一個稱為亞歷克西斯·帕帕多波利斯的英雄式的人物時,她與賽弗林之間的危機終於到來,在本書的結尾部分,賽弗林被旺達的新情人所侮辱,這時賽弗林放棄了從前的要求,反而開始宣稱「在男女獲得平等教育和公民權利時刻到來之前,男人必須處於統治女人的地位。」

Remove ads

影響

  • 術語「馬索克現象」,以本作品作者馬索克命名,描述的是一種對自身的一種性的虐待。
  • 這本小說曾三次被改編為電影作品:1967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1969199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1994年的電影是由Maartje SeyferthVictor E. Nieuwenhuijs兩人導演。(see the website[永久失效連結]),這部電影在1994年俄羅斯聖彼得堡的國際電影節中獲獎。
  • The Velvet Underground樂隊的歌曲「Venus in Furs」的歌詞源於本作。1998年托迪·希恩斯執導的電影 紙醉金迷(Velvet Goldmine)中主人公布萊恩·斯雷德的樂隊正是叫做"穿裘皮的維納斯"。
  • 蘇格蘭作曲家、網誌作家、尼克·柯里在Momus的專輯Otto Spooky中「穿裘皮衣的耶穌」這首歌中引用了馬索克的故事。
  • 樂隊瑪莉蓮·曼森 (樂隊) 的歌曲 "Doll-Dagga Buzz-Buzz Ziggety-Zag"(收錄於專輯The Golden Age of Grotesque)中引用了本書中 "we've got our Venus not in Furs but in uniform" 這句話。
  • 樂隊Cradle of Filth在他們1998年的專輯 Cruelty and the Beast 中收錄了一首名為 "Venus In Fear" 的歌曲。
  • John Cameron Mitchell2006年執導的電影 Shortbus 中有一個名為賽弗林的女性施虐狂角色。
  • 樂隊Of Montreal在他們的專輯 Satanic Panic in the Attic 中最後一曲 "Vegan In Furs" ,曲名引用自本作品。
  • 2013年羅曼·波蘭斯基導演的電影《穿裘皮的維納斯》改編自大衛·艾夫斯所著的戲劇,戲劇改編自本小說。

參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