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笨珍國會議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笨珍國會議席(馬來語:Pontian),馬來西亞的國會下議院議席之一,選區位於柔佛州笨珍縣內,於1974年創設至今,國會選區編號爲P164。目前其下有二個州議席,分別是文律(N53)和埔萊士巴當(N54)。現任笨珍國會議員為阿末馬斯蘭,來自國民陣線巫統。
歷史
笨珍國會議席於1974年馬來西亞選舉委員會重劃選區時所創立,其前身是笨珍南區國會議席以及笨珍北區國會議席。1974年馬來西亞大選,在提名日,國陣巫統候選人阿里·阿末毫無爭議地獲勝。1978年1月28日,原任國會議員阿里·阿末逝世,迎來笨珍國會議席補選。此次補選共有三名候選人,分別為國陣巫統候選人伊克萬·納西爾、人民黨候選人奧斯曼沙比安以及獨立人士候選人Yeow Lin Thiam,最終由國陣巫統候選人伊克萬·納西爾以1萬8千779多數票獲勝。
1978年馬來西亞大選,留守原區的國陣巫統候選人伊克萬·納西爾,以2萬5千588票多數票獲勝。1982年馬來西亞大選,國陣巫統候選人莫達南拉比丁在無爭議的情況地獲勝。1986年馬來西亞大選,在五角戰中國陣馬華公會候選人吳來興以9千985多數票獲勝[3]。
1990年馬來西亞大選,國陣馬華公會候選人黃家定在笨珍國席上陣對戰民主行動黨的女將顏碧貞的挑戰,結果黃家定獲得2萬4千362票,顏碧貞獲得1萬4千978票[4][5]。黃家定在初試啼聲之下,以9千384張多數票,擊退民主行動黨的顏碧貞。1995年馬來西亞大選,留守原區的國陣馬華公會候選人黃家定對戰四六精神黨沙烈·達勿哈桑,結果黃家定3萬7千270張高票,並以3萬2千151張多數票勝出漂亮的一役,其對手只得5千079張票。1999年馬來西亞大選,國陣馬華公會候選人黃家定對戰替代陣線公正黨候選人張濟作,最終黃家定以2萬9千910多數票獲勝,成功連任三屆笨珍國會議員[6]。
2003年,馬來西亞選舉委員會重劃選區,選區重劃後龜咯被劃出新立,創立丹絨比艾國會議席,黃家定在該區競選。2004年馬來西亞大選,國陣巫統候選人哈斯尼莫哈末接替時任馬華公會總會長黃家定競選笨珍國會議席,以2萬1千158多數票擊退替代陣線公正黨候選人哈山卡林,成為笨珍國會議員。
2008年馬來西亞大選,哈斯尼莫哈末轉戰柔佛州議會代表國陣參選文律州議席,由國陣巫統候選人阿末馬斯蘭競選笨珍國會議席,最終以1萬4千444多數票獲勝,擊退人民聯盟公正黨的安努亞沙烈。2013年馬來西亞大選,國陣巫統候選人阿末馬斯蘭留守原區對戰人民聯盟公正黨哈尼夫侯斯曼,結果阿末馬斯蘭獲得2萬7千804票,哈尼夫侯斯曼獲得1萬4千077票。最終,阿末馬斯蘭以1萬3千727多數票獲勝。
2018年馬來西亞大選,該次共有三位候選人,分別為希望聯盟土團黨的卡麥尼沙迪尼、留守原區的國民陣線巫統的阿末瑪斯蘭以及和諧陣線伊黨的巴哈隆莫哈末,形成三角戰。最終,由國陣候選人阿末馬斯蘭成功守住笨珍國席,三度蟬聯國會議員,以833票險勝希望聯盟土團黨候選人的卡敏沙迪尼。2022年馬來西亞大選 ,此次共有四位候選人,分別為國民聯盟土團黨依沙·阿都哈密、繼續留守原區的國民陣線巫統總秘書拿督斯里阿末瑪斯蘭[7][8]、首度代表希望聯盟民主行動黨的沙茲萬再納[9][10][11][12][13]以及祖國鬥爭黨嘉馬魯丁,形成四角戰[14][15]。最終,國陣候選人阿末馬斯蘭獲得2萬3千201張票,以5千758多數票成功守住笨珍國席,成功連任四屆笨珍國會議員[16][17][18]。
Remove ads
Remove ads
選民結構
笨珍國會議席族群結構比率(2022)
巫裔(68.37%)
華裔(27.89%)
印裔(1.05%)
其他族群(2.69%)
根據2018年馬來西亞大選採用的《2017年第四季度選民冊》,笨珍國會議席共有55,570名可投票註冊選民,其中巫裔佔68.24%、華裔佔30.10%、印裔佔1.03%,以及其他族群佔0.64%[19]。 2022年馬來西亞大選時,笨珍國會議席共有75,227名選民人數。
Remove ads
投票區
根據2022年10月31日發布的憲報,笨珍選區共有36個投票區[24]。
Remove ads
歷屆選舉結果
Remove ads
相關條目
註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