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三代約克公爵約克的李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第三代約克公爵約克的李察,KG,又稱李察·金雀花(英文:Richard Plantagenet, 3rd Duke of York,1411年9月22日—1460年12月30日),英格蘭領銜貴族巨頭,論父系是愛德華三世的曾孫,論母系是愛德華三世的五世孫。他繼承了大量的產業,在百年戰爭後期在法國擔任過各種各樣的公職,英格蘭國王亨利六世精神異常時成為攝政的護國公。
他和亨利六世皇后安茹的瑪嘉烈及其他皇族成員的矛盾,及他本人爭位的極大野心,是15世紀中期英格蘭政治劇變的主要因素,也是玫瑰戰爭的主要原因。李察最終試圖奪取皇位但被勸止,儘管他成為了攝政的護國公。他在此後數周即戰死。他的兩個兒子後來分別成為英格蘭國王愛德華四世和李察三世。
Remove ads
身世

約克的李察是第三代劍橋伯爵李察與安妮·莫蒂默之子,生於1411年9月22日。[6]他的父母都是先王愛德華三世(1312年—1377年)的後裔:父親是愛德華三世成活的第四子約克王朝始祖蘭利的埃德蒙之子,母親是第四代邊疆伯爵羅渣·莫蒂默和伊莉諾·霍蘭的女兒,即愛德華三世第二個長大成人的兒子安特衛普的萊奧內爾的外孫的女兒。1425年安妮無嗣的弟弟第五代邊疆伯爵埃德蒙·莫蒂默去世後,李察的出身使他有了在英格蘭法律下有爭議的比源自愛德華三世第三子岡特的約翰的後裔的蘭加士打王朝更為優先的皇位繼承權。[7]
李察只有一個姐姐伊莎貝爾。李察的母親安妮·莫蒂默在他出生時或之後不久去世,父親劍橋伯爵則因反對蘭加士打國王亨利五世的修咸頓陰謀於1415年被斬首。李察喪父後才幾個月,李察無嗣的伯父第二代約克公爵諾域治的愛德華在1415年10月25日於阿讓庫爾戰役中被殺。李察因此繼承其爵位和領地,成為第三代約克公爵。[8]李察的舅父第五代邊疆伯爵埃德蒙·莫蒂默於1425年1月18日死後,莫蒂默家族較低的爵位和更大的土地及其皇位繼承權也傳給了李察。
因是愛德華三世的一般繼承人,李察已有英格蘭皇位的強宣稱權,同時又是愛德華三世的男系後裔。[9]在繼承了龐大的莫蒂默地產後,他也成為了英格蘭最富有和有權的貴族,僅次於國王本人。[10]有記載顯示李察單1443—1444年從威爾斯和邊疆領地得到的淨收入就有3,430英鎊(約相當於現在的350,000英鎊)。[11]
Remove ads
成長
劍橋伯爵死後,李察成為皇室的被監護人。[12]因他是孤兒,他的財產由皇室官員打理。儘管其父反叛國王,其激起爭端的世系又曾被蘭加士打王朝的敵人用作旗幟,但李察被允許在沒有任何法律約束的情況下繼承家族財產。他作為約克公爵的可觀地產意味着他的監護權是皇室的一項貴重禮物,1423年12月,它被賣給了第一代西摩蘭伯爵拉爾夫·內維爾。[13]
李察的早年生活幾無記載。[8]作為皇室被監護人,1416年他被置於蘭加士打王朝管家羅拔·沃特頓監護下,[12]低調地生活至1423年。[14]隨後他作為西摩蘭伯爵的被監護人,在內維爾家族的家被撫養成人。[15]伯爵有一個大家庭,有很多需要丈夫的女兒,並按自己的權利將年輕的李察和女兒塞西莉·內維爾(1415年—1495年)訂婚。這一婚事在1429年10月兌現,[16]使李察與英格蘭很多上層官僚結親,其中多是內維爾家族的姻親。[15]1425年10月拉爾夫·內維爾死時,他將李察的監護權交給遺孀瓊·蒲福。[8]這時因為李察已經在邊疆伯爵死後繼承了廣大的莫蒂默家族地產,其監護權更有價值了。[8]
因是孤兒,李察的收入成為皇室財產並由皇室打理。儘管其伯父約克公爵的很多土地只被許可為他一人或其男嗣所有,其餘在林肯郡、諾咸頓郡、約郡、渭州郡和告羅士打郡的土地也是可觀的。如此一個孤兒的監護權成為皇室一項有價值的獎賞,1417年10月,第一代西摩蘭伯爵拉爾夫·內維爾承擔了撫養孤兒李察的重任,羅拔·沃特頓成為李察的保鏢。拉爾夫有過兩位妻子,他的23個子女中的20個長大成人。1424年,拉爾夫做主讓李察和他9歲的女兒塞西莉·內維爾訂婚。
此後不數年,李察被越來越拖近年輕國王周圍的圈子。[12]1426年5月19日,他在李斯特被亨利五世的弟弟百福公爵約翰封為騎士。[17]他出席1429年11月6日亨利六世在西敏大教堂的加冕典禮,1430年1月20日在士美菲路在國王面前為一場決鬥中擔任英格蘭管家。[16]1431年,李察又隨亨利六世去法國,參加後者在巴黎聖母院加冕為法國國王的典禮。[16]最後,1432年5月12日,李察行使繼承權,完全控制了自己的領地。[12]1433年4月22日,李察獲嘉德勳章。
Remove ads
法蘭西的戰事
李察成年後,在法蘭西發生的事將把他與正在進行的百年戰爭聯繫起來。1434年春,李察參加了西敏意在協調國王的兩位叔父攝政政府的兩位首腦百福和告羅士打關於法國戰事的分歧的大國會會議。[18]亨利五世在法國的政府不能永久維持,因英格蘭需要征服更多領地確保法國永久服從或割地求和。在亨利六世年幼時,他的攝政委員會趁法國弱勢及與勃艮第結盟之機增加了英佔區,但在1435年的阿拉和約後,勃艮第不再承認英皇對法皇位的宣稱。
1436年5月,百福死後數月,李察被任命繼任為在法英軍的統帥。[19]他的任命是百福死後採取的一系列權宜之計之一,目的是在年輕的亨利六世國王能夠實施個人統治前試圖保留法國的財產。[19]由於任期分歧,他實際上的赴任被推遲了。李察沒有得到百福享有的「攝政」同等的權力,而是被迫接受一個較低的「總督將軍」角色,據此他不能任命主要的財政和軍事官員。[20]
1436年6月7日,李察在翁弗勒爾登陸法蘭西。[21]這是公爵第一次統軍。[22]他最初的目的地巴黎的陷落使得他的軍隊改變方向到魯昂。在和百福手下的將領共事時,李察取得了一些成功,收復諾曼第的很多失地,在諾曼第公國建立了良好公正的秩序。[23]這些軍事行動主要由當時領銜的英格蘭將軍塔爾博特領主實施,但李察也在阻止和逆轉法軍進軍時起到作用,收復霏崗和科斯的佩的一些城鎮。[21][24]
但是,隨着他需要從自己的地產中取錢來應對軍費和其他支出,他不滿足於自己被任命的任期。[25]他的任期仍然被延長到最初的12個月以外,直到1437年11月他的繼任者和域伯爵到來才回英格蘭。儘管李察貴為這個王國的領銜貴族之一,但他回來後並沒有被包含在亨利六世的國會。[26]
再赴法蘭西
1440年和談失敗後,亨利六世再次起用李察。7月2日,李察官復原職,再任法國總督,其權力和先前百福在世時相同。此時,李察仍如1437年那樣可倚仗百福的舊部,如約翰·法斯特爾夫、威廉·奧爾道爾爵士和威廉·湯馬士爵士。[27]他被許諾得到一筆20,000英鎊的年金以支持他的職位。[28]公爵夫人塞西莉陪他到諾曼第陪伴他,他的孩子愛德華、埃德蒙和伊利沙伯都在魯昂出生。
1441年,李察到達法蘭西,迅速沿着塞納河向正被法軍圍攻的蓬圖瓦茲移動。[24]雖然李察未能將法軍帶到戰場,但他和塔爾博特勳爵在這一堪稱其軍事生涯的亮點的戰事中[29]在塞訥河和瓦茲河附近的幾個河流交叉口領導了一場精彩的戰役,幾乎追擊對方到巴黎的城牆邊。[30]最後,因1441年9月法軍奇襲奪取蓬圖瓦茲,李察所有的努力都徒勞了。這將是李察第二次總督任內唯一的軍事行動。[24]
1442年,李察繼續在諾曼第堅守陣地。[31]1443年4月23日,他和勃艮第公爵夫人伊莎貝爾在第戎簽署和約,立下了英格蘭和勃艮第之間的無限期休戰。[32]資助戰爭正在成為一個越來越大的問題:儘管他在1441—1442年間領取了20,000英鎊的年金,他卻沒再從英格蘭得到任何東西直至1444年2月。[33]
但是,在1443年,亨利六世安排新封的索默塞特公爵約翰·蒲福統領一支8,000人的軍隊,起初意在解加斯科尼之圍。這正是李察正在努力守住諾曼第邊界的時候,這使得他失去了急需的人力和資源。不僅如此,而且索默塞特的任命可能使李察感到他自己作為整個蘭加士打法國的實際攝政者的角色已經被減弱為諾曼第總督。英格蘭在諾曼第建立的機構對這一措施表示強烈反對,[34]但李察派遣抗議這一決定的代表團未獲成功。[35]索默塞特公爵的軍事行動本身也自取其辱:他的舉動使得英格蘭與布列塔尼和阿朗松兩位公爵發生了爭執,擾亂了李察(在1442-1443年進行的)試圖讓英格蘭與法國貴族結盟的企圖。[24]索默塞特的軍隊一無所獲,最終返回諾曼第,索默塞特在那裏死於1444年。這可能是李察對蒲福家族懷有仇恨的開始,這種仇恨後來將演變成內戰。
這時英格蘭的政策轉回到與法和談(或至少達成一個和約),故李察在法國餘下的時間都花在日常管理和國內事務上。[36]1445年3月18日,李察在蓬圖瓦茲會見了為亨利六世準備的新娘安茹的瑪嘉烈。[36]
Remove ads
1450年前的政治角色
1445年李察最終回到英格蘭後,在英格蘭政界表面保持低調。[37]亨利六世國王看起來不情願任用1437年11月攝政結束後未被受邀進入第一屆皇室國會的他。[23]
1445年10月20日,李察在法國的五年任期結束後返回英格蘭。他肯定曾對續任有合理的期望。然而,他已經與反對亨利六世對法國的政策的諾曼第的英格蘭人有了聯繫,其中一些人跟隨他來到了英格蘭(例如威廉·奧爾德霍爾爵士和安德魯·奧加德爵士)。最後(1446年12月24日),總督一職屬於繼任了兄長約翰的第二代索默塞特公爵埃德蒙·蒲福。1446年和1447年,李察參加了亨利六世的國會和議會的會議,但他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威爾斯邊界上的地產管理上。
李察對國會作為對法休戰和為亨利迎娶法國新娘的延伸放棄法國曼恩省的態度一定促成了他在1447年7月30日被任命為愛爾蘭總督。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個合乎邏輯的任命,因為李察也是北愛爾蘭伯爵,在愛爾蘭有可觀的地產,但這也是一種讓他離開英格蘭和法國的捷徑。他的任期為十年,這期間他不用考慮擔任任何其他高級職務。
因為處理瑣事,李察在1449年6月之前一直在英格蘭,但他終究前去愛爾蘭赴任了,帶着懷孕的夫人塞西莉和大約600人的軍隊。這意味着他在愛爾蘭停留了一段時間。但李察聲稱缺少資金來維持英格蘭的財產,決定回到英格蘭。這時李察的財政似乎出了問題,在1440年代中期他已經欠下皇室38,666英鎊,[38](相當於現在的£30,800,000英鎊),他從地產上得到的收入也在減少。
Remove ads
成為反對派首領(1450-1453)

1450年,英格蘭皇室過去10年的各種失敗終於激起了政治的動盪。1月,掌璽大臣和席車士打主教亞當·莫林斯死於私刑。5月,國王的首席顧問第一代沙福公爵威廉·德拉波爾在流放途中被殺。下院要求國王收回賞賜給寵臣的大量土地和金錢。
6月,根德和蘇塞克斯發生了化名為莫蒂默的積·凱德領導的叛亂,叛軍控制了倫敦,殺死了財務大臣第一代塞耶和西爾男爵約翰·芬恩斯。8月,諾曼第的最後幾個鎮也落入法國手中,難民紛紛涌回英格蘭。
9月7日,李察在博慕禮斯登陸。他避開了亨利對他回英格蘭的干涉,沿途召集了他的追隨者們,於27日到達倫敦。在一次和國王的無果甚至可能暴力的會面後,李察繼續在東盎格利亞和英格蘭西部募兵。由於倫敦的暴力事件,在諾曼第失守後回國的索默塞特被關進倫敦塔以保證人身安全。12月,議會選舉李察的管家威廉·奧爾道爾爵士為議長。
李察以一個改革者的姿態展現在公眾面前,要求改良政府,審判失去法國北部的叛國者。從李察的後續行動來看,李察可能還有一個隱藏動機——推翻已被從倫敦塔釋放的索默塞特。李察的手下對將成為議會攻擊的焦點的索默塞特公爵的財產和僕人製造了數次攻擊。李察和他的盟友羅福公爵於11月帶着龐大而有威懾性的隨從到倫敦。倫敦暴徒被動員起來向議會本身施加壓力。[39]但雖然被授予在特倫特南面森林的司法權,李察在議會和家臣以外缺乏真正的支持。1451年4月,索默塞特被從倫敦塔釋放及任為加來將軍。當李察的顧問之一布里斯托下院議員湯馬士·揚提出李察應該成為皇儲,就被送入倫敦塔,議會也被解散。[40]亨利六世被迫進行遲來的意圖恢復公共秩序和改善皇室金融的改革。[41]李察因缺乏政治權力而受挫,退居盧德洛。[40]
1452年,李察再次謀求權力,但沒有要求皇位。他堅決表示自己的忠誠,意在被結婚七年還沒有生育的亨利六世確立為皇儲,及試圖徹底打垮因是蒲福後裔而使亨利六世可能更希望確立為皇儲的索默塞特。在從盧德洛進軍的路上,李察召集部下,抵達倫敦,但城門卻被亨利六世下令關閉,不讓他進城。在根德的達特福德,李察的軍隊佔優,但只得到德雲伯爵和科巴姆勳爵2個貴族的支持,李察被迫和亨利和解。他被准許向國王吐露對索默塞特的不滿,但隨後即被帶到倫敦,在為期2周的實際軟禁後,李察被迫在聖保羅教堂宣誓效忠。
Remove ads
護國公(1453-1455)
1453年夏天,李察似乎在權力角逐中敗下陣來。[42]亨利六世開始了一系列司法措施,懲罰跟隨李察前往達特福德的家臣。[43]皇后安茹的瑪嘉烈已經懷孕,即使流產,新封的列治文伯爵埃德蒙·都鐸和約翰·蒲福的女兒瑪嘉烈·蒲福的婚姻也為皇位繼承提供了另一種可能。7月,李察失去了愛爾蘭總督和特倫特南面森林司法全部兩個職位。
8月,亨利六世精神崩潰,這也許是英軍在卡斯蒂永戰役中在加斯科尼戰敗的消息導致的,這場敗仗使英軍被逐出法國。[44]他變得完全遲鈍,不能說話,只能被人從一個房間領到另一個房間。國會認為這只是暫時,所以試圖繼續運行。但最終他們不得不承認他們要做些什麼。10月,成立大國會的邀請被簽署。儘管索默塞特試圖排擠,李察作為王國的第一公爵仍然被列入其中。索默塞特的恐懼在11月得到了全面的證實,他被投入倫敦塔。
1454年3月22日,宰相約翰·肯普主教去世,使得國王名義下的憲法治國無以為繼。亨利不能被誘導回應任何關於由誰替代肯普的建議。[45]儘管瑪嘉烈皇后反對,李察仍然在3月27日被任命為護國公和首席議員。李察任命內兄第五代梳士巴利伯爵李察·內維爾為財政大臣,這是很重要的一項任命。1453年亨利恢復神智期間,他曾試圖阻止貴族家庭之間的各種糾紛引起的暴力行為。這些糾紛逐漸圍繞着長期存在的珀西-內維爾爭端而極端化。對亨利不幸的是,索默塞特(因而國王亦然)站在珀西一邊,這使得內維爾一家倒向了李察,李察第一次得到了來自一派貴族的支持。
Remove ads
對抗與善後(1455-1456)
史學家羅賓·斯托雷說:「如果亨利的失常是一個悲劇,他的康復將是國家的災難」。[46]1455年1月,恢復神智的亨利幾乎一刻不停地推翻李察的所為。索默塞特被釋放並再度得寵。李察被剝奪了加來將軍(索默塞特重新獲得了這個職位)和護國公的職位。梳士巴利也辭去財政大臣之職。5月21日,當在遠離索默塞特在倫敦的政敵的李斯特召開了大國會,李察、梳士巴利和後者的長子第十六代和域伯爵李察·內維爾感到了威脅。李察和他的內維爾家族姻親在北方募兵,可能在威爾斯邊境也募了兵。當索默塞特意識到什麼正在發生的時候,他已經沒有時間組織大軍勤王了。
李察率軍到達李斯特南方,因而阻斷了前往大國會的通道。李察和國王之間關於如何處置索默塞特的爭執終將由武力決定。5月22日,國王和索默塞特到達聖奧爾本斯,只帶着一支匆忙組建、裝備低劣的大約2000人的軍隊。李察、和域和梳士巴利已經帶着一支更大、裝備更精良的軍隊在那裏了。更重要的是,至少一些士兵在英格蘭和蘇格蘭邊境不斷的小衝突和威爾斯人的偶爾叛亂中有戰鬥經驗。
隨後的第一次聖奧爾本斯戰役簡直不配稱為戰役。可能只有50人戰死,但其中包括一些蘭加士打黨的卓越領袖,如索默塞特本人、第二代諾森伯蘭伯爵亨利·珀西和第八代克利福德男爵湯馬士·克利福德。李察和內維爾家族因而成功消滅了敵人,尤其是李察俘虜了國王,這給了他恢復1453年失去的權位的機會。李察必須保證國王活着,否則,不但李察不能成為國王,而且英格蘭將陷入年僅2歲的威爾斯親王西敏的愛德華的幼主統治。由於李察在貴族中缺乏支持,他將不能支配瑪嘉烈皇后領導的幼主國會。
在李察監護下,國王在李察和梳士巴利的騎行陪同下返回倫敦,和域手持王劍在前方開路。5月25日,亨利從李察手中接過顯然是權力象徵的皇冠。李察自封為英格蘭攝政,任命和域為加來將軍。在李察在法國時的舊部、梳士巴利的胞弟福孔堡勳爵威廉·內維爾等一些貴族同意加入他領導的政府後,李察的地位得到鞏固。
在夏天餘下的日子裏,李察把國王控制在赫福城堡或倫敦。7月,國王在倫敦重登皇位。11月議會再度召開時,皇位又空了,據報國王又病了。李察重登護國公之位,儘管他在1456年2月亨利六世恢復時還政,但亨利六世似乎願意接受李察及其支持者在王國中扮演重要角色。
梳士巴利和和域繼續擔任議員,和域也被正式認可為加來將軍。6月,李察被派往北方抵禦蘇格蘭國王占士二世威脅性的入侵。但國王再次處於一位重要政客的控制之下,此人比沙福或索默塞特更難被取代並且將在國王餘下的任期中將其控制,她就是瑪嘉烈皇后。
Remove ads
不穩定的和平(1456-1459)
儘管瑪嘉烈皇后取代了沙福和索默塞特曾經的地位,但她並不能主導局勢。李察延長了自己愛爾蘭總督的任期,並且繼續參加國會。但1456年8月,王廷遷往皇后領地中心的高雲地利。李察的待遇現在決定於皇后的觀點有多強大。李察在三個前沿問題上受到質疑:他威脅到了年輕的威爾斯親王的繼承權;他顯然正在談判讓長子愛德華和勃艮第統治家族聯姻;他作為內維爾家族的支持者介入了王國的一大麻煩——珀西/內維爾爭端。
這時,內維爾家族也失勢了。梳士巴利漸漸不參加國會。1457年,他的弟弟杜拉姆主教羅拔·內維爾去世,新受任的主教是羅倫士·布思。而布思是皇后核心集團成員。珀西家族不僅在宮廷開始得寵,在蘇格蘭邊境的權力鬥爭中也開始得勢。
亨利對和解被聖奧爾本斯的殺戮所分裂的派系之間的嘗試在1458年3月24日「愛日」達到了高潮。但相關的領主們早把倫敦變成了一個軍營,他們在公開場合的友誼在儀式後似乎無從持續。
內戰爆發(1459)
1459年6月,高雲地利召開了一場大國會。李察、內維爾家族和其他一些貴族拒絕出席,擔心上個月被命令集結的軍隊被召來逮捕他們。相反,李察和梳士巴利在根據地招兵買馬,並在窩士打和率加來軍趕來的和域會師。11月,國會被召到高雲地利召開,但李察和內維爾家族沒有出現。這可能只會意味着他們將被控叛國。
李察和他的支持者們集結了他們的軍隊,但最初他們分散在全國各地。1459年9月23日,梳士巴利在布洛希思之役擊敗了蘭加士打軍的一次伏擊,同時他的兒子和域躲避了索默塞特公爵統領的另一支軍隊,隨後他們都與李察合兵。10月11日,李察試圖南下,但被迫前往盧德洛。10月12日,在盧德福德橋之戰中,李察再次面對亨利,就像七年前他在達特福德一樣。和域從加來帶來的軍隊拒絕戰鬥,叛軍逃散——約克逃到愛爾蘭,和域、梳士巴利和李察的兒子愛德華到加來。[47]李察的夫人塞西莉和他們的兩個年輕兒子佐治和李察在盧德洛城堡被俘,關押在高雲地利。
Remove ads
時來運轉(1459-1460)
李察的逃脫為他帶來了好處。他仍然是愛爾蘭總督,而且試圖撤換他的幾次嘗試都沒有成功。[48]愛爾蘭國會支持李察,為他提供金錢和軍隊上的支持。和域回到加來也被證明是幸運的。他對英倫海峽的控制使支持約克公爵的宣傳在南英格蘭流傳,一面強調對國王的忠誠,一面詆毀那些極壞的大臣。約克派在海上的主導權使和域得以在1460年3月航行到愛爾蘭會見李察並在5月返回加來。和域對加來的控制甚至影響到倫敦的羊毛貿易。
1459年12月,李察和梳士巴利、和域的財產被沒收,領地被國王收回;他們的繼承人不能繼承。這是貴族所能遭受的最極端的懲罰。李察現在的處境和1398年的亨利·博林布羅克相似,只有發起一場對英格蘭的入侵才能轉運。假如成功,李察有三個選擇:再次出任護國公;廢除國王兒子的繼承權讓自己將來繼位;自己稱王。
6月26日,和域和梳士巴利在桑德域治登陸。根德的民眾起事加入了他們。7月2日,倫敦開門迎接內維爾家族。內維爾家族北上進入英格蘭中部,7月10日在諾咸頓戰役中利用對方內部的背叛擊敗了國王的軍隊,再次俘虜了亨利六世,帶回倫敦。
李察仍然在愛爾蘭。當他在9月9日來到英格蘭時,他表現得像國王一樣。他行軍時戴着先祖萊奧內爾的紋章,到達倫敦後又展示了皇家紋章。
10月7日召開的議會否決了之前一年的高雲地利議會的合法性。10月10日,李察到達倫敦,在宮殿住下。當他進入議會大廳時,他走向王座,把手放在上面,似乎要佔有它。他希望在場的貴族們能像1399年擁戴亨利四世一樣擁戴他為王。但是,現場沉默了。根德伯里大主教湯馬士·布爾切問李察為何急於見駕。李察回答:「我不知道在這個王國裏有誰不是等着我來,而是等着國王來。」他專橫的回答並沒有打動在場的貴族。[49]
第二天,李察以正常的手續根據繼承法提出了對皇位的要求,但缺乏貴族支持再次導致了他的失敗。經過幾周的談判,最終達成了可能達到的最佳結果——《調解法案》,規定李察及其繼承人被認可為亨利的繼承人。但議會授予李察額外的行政權力,於10月31日任他為威爾斯親王、車士打伯爵、康和公爵和英格蘭護國公。[50][51]因實際上監禁了國王,李察和和域成為了王國實際上的主宰。
Remove ads
最後的軍事行動和陣亡
與此同時,蘭加士打的忠實支持者在北英格蘭集結。[52]因為擔心珀西家族的進攻威脅,而瑪嘉烈皇后也正在尋求蘇格蘭新國王占士三世的支持,李察和次子律倫伯爵埃德蒙以及梳士巴利在12月2日北上。12月21日,他們到達了李察的根據地桑德爾城堡,發現情況正在變得更糟。忠於亨利六世的軍隊控制了約克城,附近的龐特弗拉克特城堡也已落入敵手。蘭加士打軍由約克派的一些頑固的敵人指揮,如父親都在聖奧爾本斯之戰中陣亡的索默塞特公爵亨利·蒲福、諾森伯蘭伯爵亨利·珀西和約翰·克利福德,也包括一些嫉妒李察和梳士巴利在北方的財富和影響力的北方領主。
12月30日,李察率軍從桑德爾城堡突圍。[53]他們決定突圍的原因不明;可能是被蘭加士打軍所矇騙,可能是遭到了被李察誤信為盟友的北部諸侯的背叛,也可能僅僅是出於李察的毛躁。[54]人數佔優的蘭加士打軍在域菲戰役中摧毀了約克軍。約克公爵李察陣亡。關於他確切的死因有各種各樣的報道:他被摔下馬、受了傷、戰鬥至死[55]或被俘後被給予一頂嘲弄性的燈心草冠再斬首。[56]試圖逃跑的律倫伯爵埃德蒙被截殺,殺他的可能是在聖奧爾本斯戰役中被殺的克利福德男爵湯馬士之子第九代男爵約翰。梳士巴利雖然逃脫,但當夜即被俘並被處決。
紙皇冠
李察被葬在龐特弗拉克特,但他的首級被得勝的蘭加士打軍挑在長矛上梟首,羞辱性地戴上紙皇冠在約克城的米克爾蓋特城牆示眾。他的遺骸後來被遷移到佛瑟靈海的聖瑪麗與全聖教堂。[57]
遺產
約克公爵李察死後幾星期內,他存活的子女中的長子愛德華在陶頓戰役中對蘭加士打軍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終於成為英格蘭國王愛德華四世,建立了約克王朝。在一段偶爾有騷亂的統治後,愛德華於1483年駕崩,由其子12歲的愛德華五世繼位,而愛德華五世在86天後又被叔父也是約克公爵李察的小兒子李察即國王李察三世所繼。
約克公爵李察的孫子女有愛德華五世和約克的伊利沙伯等。伊利沙伯嫁給都鐸王朝的開國之君亨利七世,並成為亨利八世、瑪嘉烈·都鐸、瑪麗·都鐸的母親。此後所有的英格蘭國王都將是伊利沙伯的後裔,也即李察的後裔。
在文學中,李察出現在莎士比亞的《亨利六世(上)》《亨利六世(中)》《亨利六世(下)》中。[58]
李察是流行記憶法「約克的李察徒勞地挑戰」(Richard of York Gave Battle in Vain) 的主角,用以按順序記憶彩虹的顏色(紅橙黃綠青藍紫)(Red, Orange, Yellow, Green, Blue, Indigo, Violet)。
官職
頭銜
在約克公爵領地,李察繼承他的祖父蘭利的埃德蒙的臂章。
先祖
李察和一些主要的英格蘭貴族家族一樣,是英格蘭和卡斯蒂利亞皇室的後裔。
8. 愛德華三世 | ||||||||||||||||
4. 蘭利的埃德蒙,第一代約克公爵 | ||||||||||||||||
9. 埃諾的菲莉琶 | ||||||||||||||||
2. 科尼斯伯勒的李察,第三代劍橋伯爵 | ||||||||||||||||
10. 佩德羅一世 (卡斯提爾) | ||||||||||||||||
5. 卡斯蒂利亞的伊莎貝拉 | ||||||||||||||||
11. 瑪麗亞·德·帕迪拉 | ||||||||||||||||
1. 李察·金雀花,第三代約克公爵 | ||||||||||||||||
12. 埃德蒙·莫蒂默,第三代邊疆伯爵 | ||||||||||||||||
6. 羅渣·莫蒂默,第四代邊疆伯爵 | ||||||||||||||||
13. 加倫的菲莉琶 | ||||||||||||||||
3. 安妮·莫蒂默 | ||||||||||||||||
14. 湯瑪士·霍蘭德,第二代根德伯爵 | ||||||||||||||||
7. 艾蕾諾爾·霍蘭德 | ||||||||||||||||
15. 愛麗絲·菲茨亞倫 | ||||||||||||||||
子女
李察和塞西莉·內維爾的12個[60]子女如下:
- 約克的安妮(1439年8月10日 - 1476年1月14日)。嫁給第三代雅息特公爵亨利·霍蘭和托馬斯·聖萊傑
- 約克的亨利(1441年2月10日,克菲路;早夭)。
- 愛德華四世(1442年4月28日 - 1483年4月9日)。
- 律倫伯爵埃德蒙(1443年5月17日 - 1460年12月31日)。
- 約克的伊利沙伯(1444年4月22日 - 1503年1月之後),第二代沙福公爵約翰·德拉波爾的夫人。約翰的前妻是亨利七世的母親瑪嘉烈·蒲福郡主,當時他們都才3歲,後來婚姻被取消。
- 約克的瑪嘉烈(1446年5月3日 - 1503年11月23日)。嫁給勃艮第公爵大膽查理。
- 約克的威廉(1447年7月7日生,早夭)。
- 約克的約翰(1448年11月7日生,早夭)。
- 加倫公爵佐治(1449年10月21日 - 1478年2月18日)。娶和域長女伊莎貝拉·內維爾。他的女兒瑪嘉烈·波爾的婆婆是瑪嘉烈·蒲福郡主的同母姐姐。
- 約克的湯馬士(1451年生,早夭)。
- 李察三世(1452年10月2日 - 1485年8月22日)。娶和域次女安妮·內維爾。
- 約克的烏爾蘇拉(1455年7月22日生,早夭)。
-
約克的安妮和丈夫湯馬士·聖萊傑
-
約克的瑪嘉烈
-
加倫公爵佐治
註釋
參考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