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二次伊普爾戰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二次伊普爾戰役map
Remove ads

第二次伊珀爾戰役第一次世界大戰西線戰場的一次戰役,發生於1915年4月22日至5月25日,參戰方為協約國英國法國比利時德意志帝國,雙方為爭奪比利時西部重鎮伊珀爾而展開爭奪。1914年秋雙方曾爆發第一次伊珀爾戰役。此次戰役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使用化學武器的戰例。德國使用了由知名化學家弗里茨·哈伯開發並親自指導使用的毒氣,造成協約國5000名法國比利時士兵死亡。此次戰役不分勝負。

快速預覽 第二次伊普爾戰役, 日期 ...
Remove ads

背景

德國知名化學家瓦爾特·能斯特在1914年作為志願者加入德國陸軍擔任司機,在前線,他發現戰壕導致戰事僵持,於是向德軍總參謀部負責與科學家聯絡的軍官馬克斯·鮑爾提議使用催淚彈奇襲,從而清空敵方戰壕。在觀察了野外測試後,弗里茨·哈伯提出使用重於空氣的氯氣。德軍司令埃里希·馮·法金漢同意了這一提議。

延伸閱讀

Remove ads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