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米尼阿久爾餐廳舊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米尼阿久尔餐厅旧址
Remove ads

米尼阿久爾餐廳舊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哈爾濱猶太人活動舊址群的一部分,亦是哈爾濱市保護建築之一,位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裏區中央大街85號。米尼阿久爾咖啡茶食店在1920年代下旬設立,其中「米尼阿久爾」是俄語「精美藝術品」的意思,主要提供俄式糖果糕點咖啡。它在1939年與另一商號合併為維多利亞西餐館,其後轉手並易名為紫羅蘭西餐館。後來,紫羅蘭西餐館倒閉,舊址建立了哈爾濱攝影社,後來又改為時裝店。在建築風格方面,米尼阿久爾餐廳舊址採用新藝術運動風格,並可能是新藝術運動建築的終結。

快速預覽 哈爾濱猶太人活動舊址群,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快速預覽 哈爾濱攝影社, 位置 ...
Remove ads

歷史

在米尼阿久爾餐廳開辦的時代,哈爾濱很盛行西洋文化風尚,中國人流行學習做西餐[1]。1920年代下旬(一說1926年,一說1928年),猶太人伊曼紐爾·阿那托維奇·卡茨(Emanuel Anatolevich Katz)在中央大街58號建立了米尼阿久爾咖啡茶食店,其中「米尼阿久爾」是俄語Миниатюр」音譯,即「精美藝術品」的意思[1][2][3]。它是一所西餐廳,主要提供以莫斯科製法來製作的莫斯科式糖果糕點咖啡,也有西餐、中餐和各種飲料,並設獨特的早餐晚餐餐點[1]。餐廳聘用的廚師都是中國名廚,包括廚師李幫慶和孟憲廷,還有合稱「四大義」的著名廚師王洪義、楊洪義、尤洪義、朱鳳義[2]

因應米尼阿久爾的成功,中國本土的大羅香糖果工廠開始細心留意細品糖果的製作,又注意店面裝潢是否美觀,從而與俄國的糖果糕點抗衡[4]

1938年後,佔領中國東北滿州國(由大日本帝國控制)實施配給制,物資匱乏,哈爾濱飲食業進入寒冬,西餐廳門庭冷落[1]。1939年,白俄羅斯人布列斯把米尼阿久爾咖啡茶食店與一所中國人經營的商號(一說為義順合,一說為「義氣商號」)合併,組成維多利亞西餐館[1][2]。其後,維多利亞西餐館轉由中國人卜大生經營,易名為紫羅蘭西餐館,仍然是哈爾濱著名的西餐廳[2]

文化大革命期間,餐廳柱頭上的裸體女性雕塑受到人為破壞,已被砸掉[1]

紫羅蘭西餐館倒閉後,舊址建立了哈爾濱攝影社,後來又改為一家時裝店[1][2]

Remove ads

建築特色

米尼阿久爾餐廳舊址樓高兩層,為磚木結構,採用新藝術運動的建築風格,是1920年代罕有的新藝術運動建築,並可能是新藝術運動建築的終結[5]。建築物外觀呈灰色,正立面有曲線和圓環裝飾;頂部有高大的女兒牆,女兒牆以鐵藝玉石實磚垛相連而成,同樣有曲線裝飾,高大得像多蓋了一層[3]。一樓採用了寬大的玻璃窗,二樓則有圓形和方形的額窗,構成對比效果[3]。整體而言,建築物打破傳統建築的嚴謹構圖,同時有華貴質感和曲線表現力,符合新藝術運動建築風格的典型特點[3]

保護

米尼阿久爾餐廳舊址屬於哈爾濱市保護建築的第一類[5]。2007年,米尼阿久爾餐廳舊址列入哈爾濱市文物保護單位,舊址南側過道劃為重點保護區,東側行人路則屬於一般保護區[6]。2013年,哈爾濱猶太人活動舊址群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的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米尼阿久爾餐廳舊址是其中一部分[7]。哈爾濱中央大街上的歷史建築(包括餐廳舊址在內)一直受到良好的保護,格局從來沒有重大變化[3]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