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制又稱為總統共和制,是共和制政體的一種,由行政首長領導一個獨立於立法部門的行政部門。 在大多數情況下,政府首腦兼任國家元首,稱為總統。總統制既有可能是民主制度,也有可能是獨裁體制。
更多資訊 政府體制 ...
|
政府體制
|
共和制政體:
半總統制[註 2]:既有行政總統,又有獨立的政府首腦領導其他行政部門,但政府首腦由總統任命並對立法機關負責
實權總統的議會共和制: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由立法機關提名或選舉,可以接受或不受立法機關信任
虛位總統的議會共和制:有虛位總統(儀典性且不具行政權),由獨立且受立法機關信任的政府首腦領導行政部門
委員會制: 由議會選舉出一定數量的委員組成委員會行使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的職權,可不受議會信任
君主制政體: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有虛位君主(儀典性且不具行政權),由獨立且受立法機關信任的政府首腦領導行政部門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有作為儀典代表的君主,由政府首腦領導行政部門,但君主擁有重要的行政權或立法權
特殊政體:
一黨制:名義上為共和制政體,但國家的政權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只由一個政黨所把握,領導人和執政黨的地位相對穩定
軍政府:由軍人組成軍事委員會或軍事執政團來控制政府、行使治權,且由軍人擔任大多政府部門要職
不符合上述任何體制:如臨時政府和政治局勢不明朗的國家
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通常不設總理,即使設置總理,其任免也完全由總統決定。
半總統制可細分為[來源請求]
半總統半總理制:
總統提名總理和內閣須諮詢議會、得到議會的同意或依慣例任命議會最大政黨領袖為總理,內閣與總統互不隸屬,當兩者分屬不同政黨時總統將喪失部分權力。只有議會有權撤換總理和內閣,但總統有權解散議會。
半總統半議會制:
總統擁有最高的行政權力,總理可以不經議會同意直接任命,再由總理組成內閣。總統可隨時任命、免除、替換總理,無須徵詢議會同意,總理代表總統接受議會的質詢,向議會負責,其職位更類似於一個超級部長。
|
關閉
| 此條目 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9年12月30日) |
在總統制國家,行政機構是選舉產生的,不對立法機構負責,立法機關在正常情況下不能予以駁回。 但是可以通過彈劾,使行政官員解職。
總統制國家起源於美國。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完整共和政體下的總統制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