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紅氣球 (1956年電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红气球 (1956年电影)
Remove ads

紅氣球》(法語:Le ballon rouge)是一部1956年法國奇幻喜劇短故事片,由艾爾伯特·拉摩里斯英語Albert Lamorisse自編自導自製。[2] 這個短短三十五分鐘的短片[1]是在巴黎梅尼蒙當街區拍攝的。電影講述了一個小男孩與一個有感覺的、沉默的紅色氣球的冒險故事。拉摩里斯的孩子們擔任了電影的演員,他的兒子帕斯克扮演主角,他的女兒薩賓扮演了一個小女孩。

快速預覽 紅氣球Le ballon rouge, 基本資料 ...

這部電影贏得了無數獎項,包括拉摩里斯1956年獲得的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1956年康城電影節獲得的短片金棕櫚獎,該片也受到兒童和教育工作者的歡迎。這也是唯一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並獲得除最佳動態短片之外的所有提名的短片。

Remove ads

劇情簡介

影片講述的是男孩帕斯克(帕斯克·拉摩里斯飾)在上學路上,遇見了一個充滿氦氣的紅色氣球。在他與氣球玩耍時,他發現氣球有它自己的感受與意願。男孩走到哪裏氣球就跟到哪裏,媽媽不讓它進公寓的時候,它就漂浮在男孩臥室的窗外。

氣球跟着帕斯克穿過一條條街道,這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羨慕。有一次氣球進入了他的教室,同學們紛紛騷動起來,噪音傳到了校長耳朵里,他把帕斯克鎖在辦公室里。帕斯克被釋放後,他與氣球遇到了一個小女孩(薩賓•拉摩里斯飾),她帶着一個似乎和紅氣球一樣也有自己想法的藍氣球。

一天,帕斯克和他的媽媽要去教堂,因此他們讓氣球呆在家裏,但是它跟着他們從敞開的窗戶進入了教堂,於是他們被一個執事滿是斥責地帶了出來。

帕斯克和氣球在附近閒逛時,遇到了一群年紀較大的男孩,他們嫉妒他的紅氣球,並趁帕斯克在麵包店裏的時候偷走了它,但是他設法找回了它。男孩們在狹窄的小巷裏追了一陣之後,最後還是抓住了氣球,並用石頭砸它,最後用腳把它踩爆了。

影片結束時,巴黎所有的氣球都來飛到帕斯克的身邊,帶着他飛向了城市的上空。

Remove ads

主題

由於這部電影是在二戰後的巴黎拍攝的,因此它在場面調度上非常灰暗,給人一種令人沮喪的氛圍。相對而言,氣球的鮮艷色彩充當了電影中希望和光明的象徵。[3]電影結束場景中,成群飛向天空的氣球,也代表了一種宗教或是精神上的類比。例如,當紅氣球被摧毀時,它的「精神」依舊存在,它被傳遞到城市中其他的氣球那裏,這也可以說是對基督的一種比喻。[4]影片中還有着關於自我價值的實現、關於孤獨等主題。[5] 純真的主題是永恆的,也是電影的主要焦點之一。通過一個孩子的視角,一個憤世嫉俗的世界變成了一個奇妙的世界,這體現了孩子們的純真無暇、富有想像力。[6]

此外,邁爾斯·P·布林等作家認為這部電影具有富有詩意的主題與風格。電影理論家克里斯蒂安·梅茨說過,「詩歌沒有故事情節,作者和讀者之間也沒有任何隔閡」。因此,這部電影被布林歸類為電影詩,一部分也是因為其鬆散的非敍事結構。[7]

電影製作

這部影片紀錄了巴黎貝爾維爾地區的彩色畫面,貝爾維爾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走向衰落,巴黎政府為清理貧民窟對其進行了拆整,一些場地施行了住房建設計劃,其餘的地方在之後的20年裏一直保持着廢墟狀態。電影場景中的一些地方,像麵包店,帕斯克找到氣球的台階,以及發生打鬥的空地,如今已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貝爾維爾公園。只有教堂還在那裏。

艾爾伯特·拉摩里斯(Albert Lamorrise)曾在高級電影研究學院(IDHEC)做過審計員,因此電影的製作人員基本由高級電影研究學院的畢業生組成。[8]

電影發行

該片於1956年10月19日在法國全國首映並開幕;它於1956年12月23日在英國發行(該片作為1956年的皇家電影《血拼大西洋》的加映片得到了廣泛的傳播),並於1957年3月11日在美國發行。

例如威斯康星國際兒童電影節、洛杉磯同性戀主題電影節、威斯康星電影節等節日都有播放映該電影的傳統。

這部電影於1961年4月2日在美國首映,作為CBS 獨立單元劇的其中一集,由演員朗奴·列根進行介紹[9]

評價

自電影1956年首映以來,該片受到了影評人廣泛的壓倒性好評。《紐約時報》的影評人博斯利·克勞瑟對電影劇情與導演讚不絕口,他如是稱道,「拉摩里斯透過與兒子的默契合作,利用灰藍色巴黎老城區作為紅氣球的背景,創造了這部關於童真的溫柔而不失幽默的電影,電影也象徵了關於夢想與殘忍現實的辛酸主題。」[10]

當這部電影於2006年底由美國劍鋒影業再度發行時,《娛樂周刊》的影評人歐文·格雷伯曼讚揚電影的導演和敍事風格,電影使他回憶起自己的童年,他寫道:「無論什麼時候看這部電影,它都比其他兒童電影更能讓我感到自己回到了童年,看這部電影就是為這不現實的幸福而滿懷欣喜與悲傷。」[11]

爛番茄顯示,在該片收到的24條專業影評裏,96%的影評人給予正面評價。[12]

獲獎情況

影響作品

1960年,拉摩里斯發行了他的第二部電影《天空中的偷渡者英語Stowaway in the Sky》 ,該片也由帕斯卡主演,並且是《紅氣球》的精神續作。

安東尼·克拉克改編的舞台劇於1996年在皇家國家劇院上演。[18]

達米恩·查澤雷2016年的音樂電影《樂來越愛你》中出現了一個帶着鮮紅色氣球的男孩。[19]

周邊產品

家庭媒體

這部電影於1984年由 Embassy Home Entertainment 在 VHS 上發行。該片的鐳射影碟於1986年作為標準收藏版發行,由 Criterion、Janus Films 和 Voyager Press 製作。影碟還包括了拉摩里斯獲獎短片《白鬃野馬英語White Mane》(1953)。電影的 DVD 版本於2008年推出,2010年1月18日在英國發行了電影的藍光光碟,並且該版本已被確認是全區的。[20][21]

相關書籍

一本與電影相配的書由雙日出版社(現為企鵝蘭登書屋)於1957年首次出版,該書引用了電影中的劇照,並附以散文。該書備受讚譽,獲得了《紐約時報》年度最佳兒童圖書獎,艾爾伯特·拉摩里斯被認為是該書的唯一作者。[22]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