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紹利·尼尼斯托

芬兰第十二任总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绍利·尼尼斯托
Remove ads

紹利·韋伊內默·尼尼斯托[a]芬蘭語Sauli Väinämö Niinistö芬蘭語發音:[ˈsɑu̯li 'væi̯næmœ 'niːnistœ],1948年8月24日),芬蘭政治人物芬蘭民族聯合黨[4],2012年3月至2024年3月擔任芬蘭總統,是自1956年以來的首位右翼總統。在2018年1月28日舉行的總統選舉中,尼尼斯托以62.7%的得票率贏得選舉而連任總統[5]

快速預覽 紹利·尼尼斯托, 第12任芬蘭總統 ...
Remove ads
Remove ads

政治生涯

Thumb
2006年1月28日正在簽名的尼尼斯托

1987年當選西南芬蘭區選區的芬蘭國會議員,1994年至2001年任芬蘭民族聯合黨主席[6]

他曾是一名律師,從1996年到2003年擔任過財政部長,並在2006年總統選舉中代表聯合黨參選。2007年到2011年擔任議會議長。自從2002年以來還擔任歐洲人民黨的榮譽主席,2009年至2012年他兼任芬蘭足球協會的主席[7]

在2012年1月22日的第一輪總統選舉中,他在八名候選人中獲得37.0%的得票率名列第一位,後來與得票第二位(18.8%)來自於左翼綠色聯盟佩卡·哈維斯托進入2月5日的第二輪對決[8],以62.6%對37.4%的結果勝出。他於2012年3月1日正式就任芬蘭總統。他成為芬蘭56年來首位右翼總統,以及同時總統和總理同屬右翼政黨。

Thumb
2017年8月28日尼尼斯托與美國總統當勞·特朗普會面
Thumb
2017年11月6日尼尼斯托在赫爾辛基美國國防部長詹姆斯·馬蒂斯會面

2017年5月尼尼斯托宣布將以獨立候選人的身份參加2018年的總統競選[9]。在2018年1月28日舉行的總統選舉中,尼尼斯托以62.7%的得票率遙遙領先其他候選人而連任總統[5]

Remove ads

政治觀點

尼尼斯托曾把自己的政治觀點用「資產階級」(芬蘭語porvari)這個詞來表達。在2005年的採訪中他闡明他把這個詞跟政治右翼、正義和不傷害他人的個人主義聯繫起來[10]

在2012年的總統競選中他申明他想要廢除總統赦免囚犯的權力。在總統期間他也遵循這一方針,在他任期的第一年內他只赦免了一位囚犯[11]。他提及到他支持雙語教育(在芬蘭,芬蘭語和瑞典語同為官方語言,中小學生必須學習自己母語之外的另一官方語言)。他反對同性婚姻,儘管他支持同性伴侶擁有共同姓氏和收養小孩的權利[12]。他支持安樂死,但是前提條件是必須有嚴格的法律條款[13]

關於芬蘭加入北約的問題尼尼斯托在2012年競選時認為還不是時候[12]。他認為芬蘭應該在北約允許的範圍內加強歐洲防務合作。是否加入北約應該由全民投票來決定[14]。當選總統後他不認為在他的任期內有需要來討論北約成員事宜,而支持歐盟共同防禦政策的進一步發展[13]。但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大量芬蘭人轉而支持加入北約,尼尼斯托於同年5月15日的記者會上和總理桑娜·馬林表示芬蘭將申請加入北約[15],兩天後議會以壓倒性優勢通過了申請北約的提案[16]

在經濟政策上尼尼斯托強調節省、工作和創業[10]。他認為工齡的延長可以例如用縮短大學學習時間和優惠退休人員半天工作來實現。在2012年的競選中他要求加重對非法罷工的懲罰,但這引起了工會的反對[17]

Remove ads

個人生活

Thumb
尼尼斯托與他的妻子燕妮·豪基奧英語Jenni Haukio(2017年6月10日)

尼尼斯托跟他的第一任妻子瑪爾婭-萊娜·尼尼斯托(Marja-Leena Niinistö,娘家姓為Alanko)在1974年結婚,他們有兩個兒子:努蒂(Nuutti,生於1975年)和馬蒂亞斯(Matias,生於1980年)。瑪爾婭-萊娜於1995年1月一場車禍中去世。

在擔任部長時期,作為一名單身男子,尼尼斯托曾與來自於中間黨的國會女議員塔妮婭·卡爾佩拉(Tanja Karpela,2003年到2007年擔任文化部長)有過一段感情。在外界壓力下,兩人曾於2003年訂婚,不過卻於2004年分手。

2009年1月他與燕妮·豪基奧英語Jenni Haukio(1977年出生)結婚[18],他們的兒子阿羅(Aaro)於2018年2月出生[19]

他是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的倖存者。當時正在泰國鎬立英語Khao Lak的他與他兒子馬蒂亞斯一起爬到電線杆上避過海嘯[20]

他的侄子維勒·尼尼斯托英語Ville Niinistö綠色聯盟的從政人物,維勒曾從2007年至2019年擔任芬蘭議會議員,並於2019年起擔任歐洲議會議員。

尼尼斯托和豪基奧曾經擁有一條名為倫努英語Lennu波士頓梗,其多次出現於正式場合,並於2017年成為了網絡迷因[21]

榮譽

外國勳章獎章

註釋

參考資料

Loading content...

外部連結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