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綠領鸚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領吸蜜鸚鵡(學名:Vini solitaria,中國大陸作綠領鸚鵡,台灣作領吸蜜鸚鵡),又稱綠綠領鸚鵡,是斐濟特有的一種鸚鵡。它們是唯一由雨林環境適應到城市生活的鳥類。它們長20厘米,下身及面部呈鮮紅色,有紫色的冠,上身呈綠色。雄鳥及雌鳥相似,但雌鳥的冠較為淡色。
Remove ads
特徵

綠領鸚鵡長約20厘米,只有少許的兩性異形。雄鳥的兩頰、喉嚨、胸部及上腹呈鮮紅色。冠是深紫色。頸部呈綠色及紅色。雙翼、背部及尾巴都是綠色的。下腹是紫色。喙是黃橙色的,腳呈粉紅橙色,虹膜呈橙紅色。雌鳥的外觀相似,但冠較淺色。幼鳥較為深色,上腹及胸部有紫紋,喙呈褐色,而虹膜則呈淡褐色。[2][3]
分類
綠領鸚鵡最初是由格奧爾格·阿道夫·蘇克考於1800年描述,並由喬治·羅伯特·格雷於1870年將之分類到獨立的Phigys屬中。此屬是單型的,只有一個物種。[4]它們有時被分類到Vini屬之中,而現在據世界鳥類學家聯合會的名錄於2020年的兩個研究證明其應為該屬成員。[5][6]
分佈及棲息地
綠領鸚鵡棲息在亞熱帶或熱帶潮濕低地森林。它們適應了人類的生活,也會在蘇瓦出沒。它們分佈在斐濟的較大島嶼,及勞島(Lau Islands)至拉開巴(Lakeba)及Oneata。[2]雖然它們只限於斐濟,但有化石證據顯示它們曾在湯加出沒,但卻因早期的人類殖民而滅絕。[5]
行為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