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美國聯邦調查局通緝要犯 (2000年代)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此列表為過去2000年到2010年曾列入美國聯邦調查局十大通緝要犯的罪犯。

2000年代的FBI頭條新聞

技術升級困難:2000年代初期,FBI在迫切需要的技術升級方面遭遇困難。首先,「三部曲」計劃遠遠超出了3.8億美元的預算,並且延誤了三年。[1]隨後,計劃於2003年完成的虛擬案件文件 (VCF) 系統在花費超過1億美元後,於2005年正式放棄。2005年,一個更具雄心的調查軟件項目Sentinel被引入,作為失敗的VCF系統的替代品。[2]

內部間諜事件:2001年,FBI內部的羅伯特·漢森因向俄羅斯出售資訊被抓獲,這引發了對FBI安全措施的質疑。[3]

反恐優先:2002年,FBI的首要任務變成反恐,反情報次之。《美國愛國者法案》賦予FBI更多的監控權力。

9/11委員會報告:2004年的美國國家恐怖襲擊事件委員會部分責怪FBI未能追查可能防止九一一襲擊事件的情報報告。[4]因此,FBI受到新成立的國家情報總監的監督。

列表

2000年~2003年

更多資訊 照片, 姓名 ...
Remove ads

2004–2009

更多資訊 照片, 姓名 ...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