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老撾外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老撾外交是指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實行的外交政策和與世界各國的關係。1954年,老撾王國通過日內瓦會議脫離法蘭西聯盟和法屬印度支那正式獨立,並開始陸續與世界各國建立外交關係。老撾目前是聯合國、東南亞國家聯盟、世界貿易組織、東亞峰會和法語圈國際組織成員。1955年,新獨立的老撾王國加入聯合國,1975年,巴特寮在老撾內戰中推翻老撾王國,建立了實行社會主義、並在政治路線上向東方集團看齊的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因此,在1975年12月2日更變會員國名稱為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1]。其與蘇聯、中國、越南、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等國的關係得到加強,1991年蘇聯解體、冷戰結束後,老撾開始改善與東南亞鄰國、西方國家的關係,1997年7月,老撾正式加入東南亞國家聯盟[2],於2004年和2016年兩度擔任輪值主席國,成功舉辦東盟峰會和東亞峰會[3]。老撾亦於2013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4]。 此外,老撾也是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成員之一[5]。
老撾憲法規定,老撾奉行和平、獨立、友好和合作的外交政策,原則是和平共處,互相尊重獨立、主權、領土完整,互不干涉內政和平等互利。老撾主張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同世界各國發展友好關係,為國內建設營造良好外部環境,1986年,老撾人民革命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在外交上實行對外開放、廣交朋友的政策,外交方針發生轉變。1989年,中老兩國關係正常化,得到全面恢復和發展,自此後兩國在不同領域的交流合作不斷深化[6]。1991年,日本取代蘇聯成為老撾最大援助國。2002年老撾人革黨七大又制定「少樹敵、廣交友」的外交方針。2016年,老撾人民革命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強調了「少樹敵、廣交友」的外交政策,保持同越南的特殊夥伴關係,加強與中國的全面戰略合作關係、與東盟國家睦鄰友好關係,積極爭取國際經濟和技術援助。
1975年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建立後,長期同越南保持緊密關係,「老越友誼」獲得兩國長期的政治宣傳[7]。1977年,老撾同越南簽署《老越友好合作條約》,建立「特殊團結友好關係」。自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越南在老撾政治、軍事、經濟和外交領域一度保持着極大的影響力,越南派往老撾的專業人士和顧問達到6,000人,越南人民軍在老撾的駐軍曾達到6萬人,較老撾軍隊的人數還要多。越南共產黨亦曾設立「西方工作委員會」負責老撾國策的制定和政府人事的安排,黨政各部專設一名負責老撾事務的副部長。這一局面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出現轉變,越南撤回大部分顧問及90%的駐軍,但兩國仍然維持着密切的高層來往,維持特殊關係。老撾人民革命黨與越南共產黨皆於1986年宣布實行革新開放政策,推行市場化的經濟改革[8]。至2016年底,越南在老撾投資累計達51億美元,主要涉及能源、服務、基礎設施、礦產、金融、農業和林業部門。2019年,越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阮富仲訪問老撾,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對外部部長順通·賽雅佳稱:「老越關係始終是偉大友好、特殊團結、全面合作的關係,沒有任何言語能夠解釋和描述老越關係的重要性[9]。」
Remove ads
雙邊關係
Remove ads
Remove ads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