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聯盟18A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聯盟18A(俄語:Союз-18А),又稱聯盟18-1(俄語:Союз-18-1),是1975年蘇聯的載人宇宙飛船聯盟號飛船的一次失敗發射,同時也是第17艘聯盟號發射任務[2]。該任務處於太陽神-聯盟測試計劃前的準備階段。
Remove ads
飛船
聯盟18A飛船為聯盟7K-T型(11F615 A8系列)[註 1],其飛船編號為39[註 2]。
因此次任務沒有入軌,蘇聯沒有命名正式的飛行編號,只是根據發射日期稱為「4月5日異常」,並將次月由後備乘組執行的替代任務稱為聯盟18號(俄語:Союз-18)。西方一般將本次任務稱為聯盟18A,將次月由後備乘組執行的替代任務稱為聯盟18B[3]:229。
乘組
聯盟18A的指令長與飛行工程師均為第二次執行飛行任務。他們的第一次飛行任務均為1973年9月發射的聯盟12號[3]:218-219。
任務概況
於聯盟18A之前發射的聯盟17號任務與禮炮4號太空站首次對接,兩位太空人格奧爾基·格列奇科、阿列克謝·古巴列夫在太空站駐留27天、總計飛行29天,打破了太空站駐留時長的記錄[3]:223-224[註 3]。聯盟18A計劃於1975年4月初發射,6月初返回,將太空站駐留時間進一步延長至60天左右[3]:224。
1975年4月5日協調世界時11時04分,聯盟號運載火箭於拜科努爾太空發射場搭載聯盟18A飛船發射。發射後120秒火箭推進器分離,150秒後逃逸塔與整流罩分離。發射後288秒,火箭按計劃應一級分離、二級點火,但因連接兩個芯級的6個爆炸螺栓有3個提前點火,另外3個爆炸螺栓沒有分離,導致本應分離的一節火箭仍然連接。沉重且不穩定的一節火箭引起空氣阻力增加,從而致使飛行擺動角度過大,飛船自動啟動逃逸程序[3]:224-226[4]:186-187。
由於此時逃逸塔已經分離,太空人只能自己駕駛飛船返回艙返回地面。太空人啟動起爆指令讓飛船與火箭上層級分離,再將返回艙與軌道艙和推進艙分離。隨後返回艙沿彈道軌跡返回。飛船到達的最高高度為192公里。乘組成員承受了14至15個G的過載,峰值達到21.3G[註 4][3]:226-227。
飛船返回艙下降過程中主傘成功打開,太空人一度擔心會着陸在中國境內。發射後21分27秒,飛船返回艙着陸於西西伯利亞山區的戈爾諾-阿爾泰斯克西南,距離發射場2574公里,距中國邊境805公里。返回艙落在一個雪坡上,距離阿列伊斯克不遠,當地氣溫為-7℃,海拔高度1200米,雪厚1.5米。隨後太空人通過無線電與搜救部隊取得聯繫。着陸一個半小時後,搜救部隊的飛機發現了太空人。第二天,西伯利亞軍區派遣的直升機將太空人救走,返回艙在隨後被回收[3]:227-229。
Remove ads
後續
蘇聯將消息保密至4月7日、確認太空人健康狀況良好後,才將事故情況向美國通報。馬卡羅夫稱為讓一些認為他們已犧牲的美國人相信他還活着,蘇聯官方專門安排他們與美國人踢了一場足球賽以證明他們還活着。蘇聯也對聯盟號運載火箭進行修改進,確保爆炸螺栓能夠同時引爆。蘇聯於同年5月24日發射了聯盟18A的替代任務聯盟18號,由聯盟18A的後備乘組彼得·克利穆克與維塔利·謝瓦斯季亞諾夫分別擔任指令長與飛行工程師。該飛船成功與禮炮4號太空站對接,期間由另一艘飛船聯盟19號執行了太陽神-聯盟測試計劃,與美國的太陽神飛船對接。聯盟18號最後於7月26日成功返回着陸,這也是禮炮4號最後一次載人對接任務[3]:229-230[註 5]。
飛船的指令長拉扎列夫此後未再執行任務。飛行工程師馬卡羅夫還先後執行了聯盟27號、聯盟T-3任務,訪問了禮炮6號太空站[3]:526, 531。
Remove ads
參見
註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