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聯合抵制奧林匹克運動會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奧林匹克運動會是國際性的綜合運動會,但因為不同原因,曾多次遭與會國家所抵制。
統計
在歷史上奧運會曾被全面抵制過六次, 並且全都發生在夏季奧運會。第一次抵制發生於193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最大規模的一次是1980年,最近一次則發生於198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根據《奧林匹克憲章》,各國家奧會有義務派遣運動選手參加奧運,否則可能面臨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的制裁,所以抵制參賽是違規行為。
代表團全面拒絕參賽之抵制行動
更多資訊 屆別, 年分 ...
| 屆別 | 年分 | 主辦國 | 主辦城市 | 抵制國家地區 (地圖) | 原因 | 
|---|---|---|---|---|---|
| XI | 1936 |  德國 | 柏林 |   | 納粹德國介入西班牙內戰。 | 
| XVI | 1956 |  澳洲 | 墨爾本 |   | |
| XVIII | 1964 |  日本 | 東京 |   | |
| XXI | 1976 |  加拿大 | 滿地可 |   | |
| XXII | 1980 |  蘇聯 | 莫斯科 |   | 1980年3月21日,為抗議蘇聯入侵阿富汗,美國總統吉米·卡特宣布美國將抵制本屆奧運會。美國的決定得到全球50多個國家的響應,包括中國、日本、加拿大和西德。還有一些國家宣布將不會以國家代表團出席奧運會,開幕禮入場以及獲勝後只以奧運會會旗代替。這使得最終只有80個國家參與本屆奧運會。許多參賽的國家也只派一名持旗手,以奧運會會旗代替國旗進場。 | 
| XXIII | 1984 |  美國 | 洛杉磯 |   | |
| XXIV | 1988 |  南韓 | 漢城 |   | 
關閉
Remove ads
代表團正常參賽、政府官員不出席之抵制行動
更多資訊 屆別, 年份 ...
| 屆別 | 年份 | 主辦國 | 主辦城市 | 不參與國家地區 (地圖) | 原因 | 
|---|---|---|---|---|---|
| XXIV冬季奧運 | 2022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北京 |   | 
 | 
關閉
Remove ads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