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肉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肉髻
Remove ads

肉髻[1]梵語उष्णीषIASTuṣṇīṣa),又稱肉頂螺髮螺髻,是佛陀頭頂上隆起的肉叢;其形如髮髻,故名肉髻;又如一個個海螺,故名螺髮、螺髻。肉髻是三十二丈夫相、八十隨形好之一[2],是人天最尊貴的外相標誌。

Thumb
佛陀頭像,肉髻在於其上。3世紀阿富汗

傳說釋迦牟尼佛成佛前,放棄太子身份,離開王宮,到山野中出家修行,當即用小刀剃髮,只留下兩個關節長的短髮。他成佛後,頭上長出肉髻,遮蔽於短髮之下。

佛像藝術中,希臘式犍陀羅風格多將佛陀的肉髻塑畫爲捲曲的頭髮,而秣菟羅(馬土臘)風格則突出肉髻。

密教中,把佛頂髻化現出的本尊,稱作佛頂尊頂髻尊,擁有無限威神之力,可以護持佛法,抵抗邪魔。

參見條目

  • 白毫 (佛教)日語白毫

註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