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Kendrick Lamar

美国饶舌歌手、词曲作家及唱片制作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肯德里克·拉马尔
Remove ads

堅迪·拿瑪·達卡禾夫[1](英語:Kendrick Lamar Duckworth,1987年6月17日),美國饒舌歌手、詞曲作家及音樂製作人,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康普頓。2003年以混音帶《Youngest Head Nigga In Charge》嶄露頭角,在2004年,拿瑪簽約到位於加州卡森的唱片公司Top Dawg娛樂英語Top Dawg Entertainment,在2012年拿瑪與Aftermath娛樂英語Aftermath Entertainment新視鏡唱片簽下合資協議。拿瑪亦是西岸嘻哈超級樂團黑嬉皮英語Black Hippy的成員。2018年,拿瑪榮獲普立茲音樂獎,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古典和爵士樂流派之外的音樂家。

快速預覽 堅迪·拿瑪Kendrick Lamar, 歌手 ...

拿瑪在2015年憑藉歌曲《I英語I (Kendrick Lamar song)》榮獲格林美獎最佳饒舌演出英語Grammy Award for Best Rap Performance以及最佳饒舌歌曲英語Grammy Award for Best Rap Song的獎項,這也是他在2015年抱走的兩個饒舌音樂的最高殊榮獎項。同年3月16日,他發布了第三張錄音室專輯《美國蝴蝶夢英語To Pimp a Butterfly》,該專輯以三十多萬的銷量蟬聯Billboard專輯榜冠軍兩周。

2015年,拿瑪和美國創作歌手Taylor Swift合作,出了混音版的《壞到底》,該錄影帶成為VEVO史上單日點閱率最高的錄影帶,也因此拿瑪走上事業高峰並獲得一座格林美獎。同時,此影片當中的歌詞也是在影射美國歌手姬蒂·派莉,原版本音樂收錄在Taylor Swift的第五張專輯《1989》中[4]。2023年,重錄版本的《壞到底》混音版收錄在了《1989 (重製版) (豪華版)》中。2024年,他與Drake的公開不和催生出了熱門單曲《Like That》和《不像我們》。後者成為格林美獎歷史上獲獎最多的歌曲,共獲五項大獎,包括年度歌曲年度製作。無預警發行的第六張專輯《GNX》首周銷量達31.9萬張,登頂Billboard專輯榜。2025年成為首位領銜超級碗中場秀的嘻哈藝人,也是首位兩度在超級碗中場秀演出的嘻哈藝人。

Remove ads

早年

Kendrick Lamar·達卡禾夫於1987年6月17日出生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康普頓。他是父親肯尼思·達卡禾夫(Kenneth Duckworth)與母親寶拉·奧利弗(Paula Oliver)的長子。他的父母都是來自芝加哥南區非裔美國人。父親曾是芝加哥南區幫派的「街頭老手」,母親則是一名美髮師,兩人青少年時期從芝加哥搬遷至加州康普頓,部分原因是父親曾與「黑門徒英語Gangster Disciples」幫派有聯繫。拿瑪的名字取自靈魂樂隊誘惑合唱團的主音歌手埃迪·堅迪斯英語Eddie Kendricks。他的父母暱稱他為「Man-Man」,因為他從小表現得早熟。但拿瑪認為這個稱呼反而讓自己無法自然地表現出孩子的情緒。「有時候我受了傷,他們也希望我不掉眼淚。」

在七歲之前,拿瑪是家中唯一的孩子,母親形容他性格孤僻。後來,父母又育有兩名弟弟和一名妹妹——凱拉·索耶(婚前姓達卡禾夫),她日後成為一名企業家。拿瑪的表親還包括NBA球員尼克·楊和饒舌歌手Baby Keem。拿瑪一家曾長期依靠政府補助糧食券生活,並曾陷入無家可歸的困境。他們居住在政府資助的公屋區,雖然拿瑪沒有加入任何幫派,但他的成長環境與西區派魯幫密切相關。儘管童年生活充滿艱難,拿瑪回憶起那段時光時仍充滿溫情。他回憶偷溜進父母舉辦的派對,正是這些記憶激發了他對嘻哈音樂的興趣。

他從小接受世俗化的教育,雖偶爾隨家人參加教堂活動,真正接觸聖經主要來自外祖母的教導。但由於牧師布道內容的空泛和片面,他在童年時常感到靈性上的空虛與不滿足。當第一次聽到自己的聲音錄音時,拿瑪對饒舌產生了濃厚興趣。他對美國社會暴力的認知,始於1992年洛杉磯騷亂第一天的親身經歷。當時他只有五歲,卻在自家公寓門外親眼目睹一名少年毒販遭遇駕車槍擊身亡。多年後他向媒體坦言,那一幕深深震撼了他,讓他意識到這不僅是眼前所見的現實,更可能是必須習慣的生活常態。

在學校里,拿瑪是個安靜、善於觀察的學生,成績優異,但也患有口吃問題。他在羅拔·E·麥克奈爾(Robert E. McNair)小學上一年級時,因在課堂上準確使用了「audacity」一詞而被老師鼓勵去嘗試寫作。到了七年級,在先鋒學習中心求學時,他遇到了英語教師雷吉斯·英格(Regis Inge),後者通過將詩歌融入課程,引導學生在種族緊張氣氛中表達情感。拿瑪通過詩歌與嘻哈的融合,開始學習押韻比喻雙關句,逐漸迷上了創作歌詞。他說:「你可以把所有感受寫在紙上,那些話對你來說都有意義。我喜歡那種感覺。」他常常在課堂上不做其他功課,只埋頭寫歌詞。早期作品中充滿粗俗詞彙,但這成為他紓解心理創傷和青少年抑鬱情緒的方式。英格老師在他成長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經常批評他的詞彙選擇,並提出寫作建議,幫助他提升語言表達。後來,拿瑪進入康普頓的百年紀念高中英語Centennial High School (Compton, California)就讀。在十年級時,他因上暑期課程被捲入幫派衝突中,令他十分痛苦。儘管他試圖遠離相關爭鬥,但很快仍被捲入康普頓縱慾的街頭文化之中,多次面臨健康危機及警方盤查。在父親的一次干預下,他最終決心與這種生活方式劃清界限。

16歲時,他因摯友去世而受洗並皈依基督教。2005年,他以全優成績高中畢業。拿瑪原本有意進入大學攻讀心理學天文學,但最終決定暫停學業,全力投入音樂事業。

Remove ads

音樂事業

2004-2009:生涯之初

2004年時,堅迪·拿瑪當時為16歲,以K.Dot的筆名發行了他第一張完整的混音帶《Youngest Head Nigga in Charge》,這張混音帶是由Konkrete Jungle Muzik旗下所發行,而這張混音帶也幫助拿瑪獲得與Top Dawg娛樂英語Top Dawg Entertainment的錄音合約。他便開始以Top Dawg的標誌錄製他的新混音帶,並在2005年發行了有26歌曲的混音帶《Training Day》。

在2006~2007年,拿瑪開始與美國西岸知名的饒舌歌手如傑伊·洛克英語Jay RockYa Boy英語Ya Boy一同表演,也與西岸的退伍軍人歌手The Game一同做暖場表演。以K.Dot為筆名的拿瑪也同時客串了The Game的歌曲,如《The Cypha》及《Cali Niggaz》。後來,拿瑪發佈混音帶《Overly Dedicated英語Overly Dedicated》,標誌了他在音樂創作的轉變並受到傑寇的賞識。

2011:《Section.80》

拿瑪於2011年7月2日發行了他的首張錄音室專輯Section.80英語Section.80》,其中收錄主打單曲《HiiiPoWeR英語HiiiPoWeR》(由傑寇製作)。在一次宣傳表演中,他被Snoop DoggDr. DreGame稱為「西岸新國王」。

2012-2013:《好孩子.瘋狂城市英語Good Kid, M.A.A.D City

Thumb
2012年的拿瑪

拿瑪的第二張專輯《好孩子.瘋狂城市英語Good Kid, M.A.A.D City》於2012年10月22日發行,是他首張主流廠牌專輯,由Pharrell Williams等製作人參與製作,融合西岸嘻哈與強烈的幫派饒舌風格。主打單曲《Swimming Pools (Drank)英語Swimming Pools (Drank)》成為他首支進入美國Billboard百強單曲榜前20的單曲,其它曲目如《Backseat Freestyle英語Backseat Freestyle》、《Money Trees英語Money Trees》、《M.A.A.D City英語M.A.A.D City》、《Poetic Justice英語Poetic Justice (song)》和《Bitch, Don't Kill My Vibe英語Bitch, Don't Kill My Vibe》也取得不錯的商業成績。專輯因其非線性敘事與主題深度而廣受讚譽,《芝加哥論壇報》稱其為「顛覆幫派說唱套路的作品」。該專輯首週銷量達24.2萬張,登上Billboard 200第二名,成為當年男饒舌歌手最高的首週銷量專輯,並超越Eminem的《阿姆秀英語The Eminem Show》成為Billboard 200歷史上停留最久的嘻哈專輯,2022年更達成連續十年榜上有名的紀錄。

拿瑪於2013年參與《Control英語Control (Big Sean song)》等六首歌曲的合作,其中在《Control》中的表現被視為了引發他與Drake長達十年的競爭。

Remove ads

2015-2016:《美國蝴蝶夢英語To Pimp a Butterfly》與《原生嘻哈英語Untitled Unmastered

Thumb
拿瑪在2016年貝尼卡西母音樂節英語Festival Internacional de Benicàssim

拿瑪的第三張專輯《美國蝴蝶夢英語To Pimp a Butterfly》於2015年3月15日提前上市。專輯融入爵士放克靈魂樂等非裔美國音樂元素,並邀請音浪英語SounwavePharrell Williams等製作人參與。拿瑪的伴侶惠特尼·阿爾福德(Whitney Alford)在部分歌曲中提供背景和聲。專輯的單曲包括《The Blacker the Berry英語The Blacker the Berry (song)》、《King Kunta英語King Kunta》、《Alright英語Alright (Kendrick Lamar song)》和《These Walls英語These Walls (Kendrick Lamar song)》,均獲得一定的商業成功。《美國蝴蝶夢》首週銷量達32.4萬張,成為拿瑪首張登上美國Billboard 200及英國專輯榜榜首的專輯。Billboard稱讚其在警察暴力與種族緊張局勢高漲時,以深刻的意識饒舌打入主流。

2015年4月,拿瑪憑藉為Taylor Swift的《壞到底》混音版演唱獲得首支美國冠軍單曲。憑藉《美國蝴蝶夢》及其年度合作,拿瑪在第58屆格林美獎頒獎典禮獲得11項提名,刷新饒舌歌手單屆提名數紀錄,最終斬獲5獎,包括最佳饒舌專輯英語Grammy Award for Best Rap Album(《美國蝴蝶夢》)、最佳饒舌演出英語Grammy Award for Best Rap Performance最佳饒舌歌曲英語Grammy Award for Best Rap Song(《Alright》)、最佳饒舌/演唱表演(《These Walls》)以及最佳音樂短片(《壞到底》)。他在典禮上演出的《The Blacker the Berry》、《Alright》與一首未命名歌曲的串燒表現廣受讚譽。

2016年3月,應籃球明星勒邦·占士的請求,拿瑪發行首張合輯《原生嘻哈英語Untitled Unmastered》,包含八首未命名、未完成但完全由他創作的歌曲,延續《美國蝴蝶夢》的爵士、放克與前衛風格。同年,他參與了威肯的《Sidewalks英語Sidewalks (The Weeknd song)》與Travis Scott的《Goosebumps英語Goosebumps (Travis Scott song)》等多首商業成功的歌曲。

Remove ads

2017:《該死

Thumb
2017年的拿瑪在《該死》巡迴演唱會英語The Damn Tour波士頓站演出

拿瑪於3月30日推出主打單曲《Humble》。這首歌曲在Billboard百強單曲榜上首週排名第二,第二週登上冠軍,成為拿瑪首支以主音歌手身份奪冠的單曲。專輯《該死》於4月14日發行,風格更貼近主流,融入了R&B流行音樂元素。其中的全部14首歌曲均進入Billboard百強單曲榜,其中《忠誠英語Loyalty (Kendrick Lamar song)》和《英語Love (Kendrick Lamar song)》打入前20名。2018年4月16日,該專輯獲得普立茲音樂獎,成為首張獲此殊榮的非古典或爵士音樂專輯。

2018年,拿瑪為漫威電影《黑豹》製作同名原聲大碟,在全美音樂獎中獲得最受歡迎饒舌/嘻哈專輯獎英語American Music Award for Favorite Rap/Hip Hop Album

Remove ads

2022:《士氣先生&幹大事者英語Mr. Morale & the Big Steppers

2021年,拿瑪參與了寶貝基姆的單曲《Family Ties英語Family Ties (song)》,該曲在第64屆格林美獎中獲得最佳饒舌演出獎英語Grammy Award for Best Rap Performance

2022年2月13日,他聯合表演了第五十六屆超級碗中場表演,與Dr. DreSnoop DoggEminem等人合作。5月,他推出了宣傳單曲《The Heart Part 5英語The Heart Part 5》及第五張專輯《士氣先生&幹大事者英語Mr. Morale & the Big Steppers》。這張專輯融合了爵士、R&B、陷阱音樂和靈魂元素,亦是當年首張在Spotify達到10億次播放的嘻哈專輯。

2023年,他低調結束了與Aftermath娛樂英語Aftermath Entertainment的合作,並與新視鏡唱片簽署了新的直接授權協議。

Remove ads

2024至今:與Drake的公開不合與《GNX英語GNX (album)

Thumb
第五十九屆超級碗中場秀現場

2024年3月,拿瑪在未來小子Metro Boomin的歌曲《Like That》中驚喜現身,並與傑寇Drake的衝突再度升級。該曲連續三週登頂Billboard百強單曲榜,成為拿瑪第三首冠軍單曲,也是首次空降榜首的作品。隨後在4月至5月間,拿瑪發表多首針對Drake的diss單曲,包括《欣快症英語Euphoria (Kendrick Lamar song)》、《6點16分於洛杉磯英語6:16 in LA》、《拜見格雷厄姆一家英語Meet the Grahams》和《不像我們》。這些單曲均獲得好評,尤其《不像我們》成為首支在短時間內在排行榜登頂的饒舌歌曲。

為慶祝這一成就,拿瑪於六月舉行了一場名為《去去就來:肯和朋友們英語The Pop Out: Ken & Friends》的特別演唱會。9月8日,他被宣布為2025年第五十九屆超級碗中場秀的領銜表演嘉賓,成為首位單獨主持該表演的饒舌歌手。

11月22日,拿瑪在YouTube上獨家分享了歌曲《GNX》,並於同日突然釋出同名專輯英語GNX (album),正式上架各大串流平台。

12月17日,他在YouTube上發布了一首名為「Money Without Me」的歌曲,據傳來自《Section.80》的錄製期間。12月,他客串出現在SZA的專輯《Lana》中,這是《SOS》(2022)的豪華再版。《Billboard》將拿瑪列為2024年最偉大的流行巨星,強調他的「新作品或曝光內容抓住了頭條並吸引了文化關注」。[5]在音樂之外,拿瑪主演了動畫傳記電影Piece by Piece》(2024)。[6] 2025年2月9日,拿瑪在第五十屆超級碗中場秀上表演。他的演出還包括SZA、森姆·L·積遜塞雷娜·威廉姆斯Mustard的客串與音樂表演。[7][8][9]他的中場秀打破收視紀錄,以1.335億觀眾成為歷史上收視率最高的超級碗演出,首次超越米高·積遜1993年的第二十七屆超級碗中場秀[10]

3月14日,拿瑪在花花公子卡蒂英語Playboi Carti的專輯《MUSIC英語Music (Playboi Cati album)》驚喜現身,客串了《MOJO JOJO》《BACKD00R》《GOOD CREDIT》三首曲目。他與戴夫·弗里、特雷·帕克馬特·斯通簽約,與派拉蒙影業製作一部喜劇電影。該片原計劃於2025年7月4日上映,後推遲至2026年3月20日。[11][12]2月17日,拿瑪成為第九位、也是首位在Spotify上月度聽眾超過1億的饒舌歌手。[13]他還成為首位在美國同時擁有三張前十專輯的饒舌歌手。[14]

公眾形象與爭議

「我做音樂不是為了出一首好歌、一段好饒舌、一個好副歌或一個好橋段,我想每次都做到最好。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不斷挑戰自己,並向自己——不是任何人——證明自己是真正的最棒。這就是我的動力和饑渴,我永遠不會滿足。」
——Kendrick Lamar在接受Zane Lowe採訪時表示

Kendrick Lamar以在公眾中保持低調內斂[15],鮮少在公開場合談論私人生活,且基本不使用社交媒體[16][17]儘管謹慎對待主流傳媒採訪,但接觸過他的記者多評價其具備"禪意般的冷靜"與務實性格。[18][19]他在接受採訪時坦言:"在出名之外如此投入到我是誰中,有時這就是我所知道的。我一直是一個真的不會太專心去想和需要關注的人,我的意思是,雖然人人都渴望關注,但我對聚光燈並無執念。"他的歌詞屢次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既收穫讚譽,也引發爭議。[20][21]

Kendrick Lamar的公眾形象還受到他參與的多起嘻哈對立事件的影響。[22][23]儘管有媒體宣稱他在與Drake的備受矚目的交鋒中獲勝,[24]也有評論認為,鑑於對立中出現的嚴厲指控和網絡謠言,勝利帶有些許「慘勝」之色。[25][26]自《Good Kid, M.A.A.D City》發行以來,多家媒體稱他為「當代嘻哈救世主」。[27]也有批評者不滿他「刺耳」的政治傾向,認為他有救世主情結。[28][29]然而,拿瑪自認為「活着最偉大的饒舌歌手」,[30]這源於他與嘻哈音樂深厚的個人情感。[31]

Remove ads

個人生活

Kendrick Lamar與未婚妻惠特尼·阿爾福德(Whitney Alford)相識於高中時期,兩人於2015年4月正式宣布訂婚[32][33]。2019年7月26日,他們迎來了第一個孩子,女兒取名為烏茲(Uzi)。2022年,夫婦二人通過專輯《Mr. Morale & the Big Steppers》封面設計隱晦披露次子以諾(Enoch)誕生的信息[34][35]

拿瑪始終堅持不飲酒、不沾毒的生活方式[32][36]。他曾在採訪中透露,年輕時嘗試過大麻,但因煙捲被摻入苯環己哌啶致幻劑而留下陰影,從此遠離一切毒品[36]。在談及為何主動要求演出電視劇《權欲英語Power (TV series)》中的吸毒者角色時,拿瑪表示這個角色源於他在康普頓成長過程中的真實見聞,雖然對這類人物懷有複雜情感,但希望通過表演展現他們的危險性和悲劇性[37]

影響力

內幕網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編輯團隊曾撰文指出,Kendrick Lamar是2010年代最具影響力的音樂人之一,其藝術成就標誌着當代嘻哈文化與流行文化的重大轉型[38][39]。在"黑人的命也是命"社會運動及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後的系列事件中,他的作品被廣泛傳唱為抗爭歌[40]。美國研究學者威廉·霍因斯(William Hoynes)指出,拿瑪秉持的進步主義理念使其躋身於非裔藝術家與活動家行列——這些先驅者"在主流與非主流領域同時發力,致力於對抗白人主導媒體與文化中滋生的種族主義偏見"[41]。《時尚先生》評論員馬特·米勒(Matt Miller)認為,拿瑪近年來的音樂短片創作重新確立了影像作為社會批判載體的價值[42]

Kendrick Lamar的作品持續獲得專業認可與商業成功,並得到業界前輩的鼎力支持[43][44]。其斬獲普利策音樂獎被視為美國文化精英階層正式承認嘻哈音樂"作為合法藝術形式"的標誌性事件[45]納斯[46]布魯斯·史賓斯汀[47]阿姆[48]Dr. Dre王子麥當娜等資深音樂人均對其音樂才華給予高度評價[49]大衛·寶兒生前最後專輯《Blackstar英語Blackstar (album)》(2016)的創作靈感源自拿瑪的《To Pimp a Butterfly英語To Pimp a Butterfly》,該專輯製作人托尼·維斯康蒂英語Tony Visconti讚譽其為"音樂產業的破局者"[50]。Pharrell Williams將其譽為「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並將其與卜·戴倫相提並論[51]。並且,拿瑪的藝術影響力輻射至眾多當代音樂人,防彈少年團Dua LipaTyler, The Creator羅迪·里奇羅莎莉婭等新生代藝人均公開承認受其啟迪。創作型歌手洛德推崇其為"當代樂壇最具人氣與影響力的藝術家"。[52]

獎項與成就

Thumb
拿瑪(左)、貝拉克·奧巴馬(中)和珍奈兒·夢妮(右)在2016年白宮獨立日慶祝活動上

在其職業生涯中,Kendrick Lamar共獲得了22座格林美獎(在饒舌歌手中排名第三),1座黃金時段艾美獎、4座全美音樂獎、37座BET嘻哈獎(為歷史最多)、11座MTV音樂短片大獎(其中兩次獲得年度最佳錄影帶獎英語MTV Video Music Award for Video of the Year)、7座Billboard音樂獎和1座全英音樂獎。作為詞曲創作者,他還獲得過奧斯卡金像獎金球獎提名。在第58屆格林美獎中,拿瑪以11項提名創下饒舌歌手單屆最多提名紀錄。2023年第65屆格林美獎上,他成為繼比利·祖爾之後,首位憑藉連續四張個人錄音室專輯入圍「年度專輯」提名的藝人,跨越音樂流派。

拿瑪多次出現在各類權力與影響力榜單中。2015年,他入選《Ebony》雜誌的「Power 100」非裔美國人影響力人物榜單;2016年,《時代》雜誌將他列入「時代百大人物」;2019年他登上福布斯世界百大名人權力榜,並在2014年與2018年兩次入選「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音樂類目。拿瑪分別在2015年與2023年兩度入選《Billboard》「史上最偉大饒舌歌手」榜單,《Complex》則在2013年、2017年與2024年三度將他評為「當代最佳饒舌歌手」,並在2013、2015和2016年將他列入「二十多歲最強饒舌歌手」前二十名。2015年5月,加利福尼亞州參議院因他在音樂與慈善領域的傑出貢獻授予其「世代象徵」稱號。他曾擔任康普頓聖誕遊行的總指揮,還因積極代表家鄉形象而獲得康普頓市鑰匙英語List of Keys to the City in the United States。2024年6月7日,他擔任康普頓學院的畢業典禮驚喜致辭嘉賓。此外,他是第五位單獨登上《時尚芭莎》封面的男性。

拿瑪的多張專輯作品亦被譽為經典。《Good Kid, M.A.A.D City》《To Pimp a Butterfly》與《Damn》均入選《滾石》雜誌票選的滾石雜誌五百強專輯與「史上200張最偉大嘻哈專輯」榜單。其中,《Good Kid, M.A.A.D City》還被列為「史上100張最佳出道專輯」之一,並被評為「最偉大的概念專輯」;2024年,它更被Apple Music評為「史上第七大專輯」。《To Pimp a Butterfly》被多家權威媒體評為2010年代最重要的專輯之一,其中歌曲《Alright》被Spotify評為「串流時代最偉大的嘻哈歌曲」。截至2023年2月,該專輯在Rate Your Music網站的用戶評分中位居第一。《Damn》則於2018年榮獲普利策音樂獎,成為歷史上首部非古典或爵士類別中獲此殊榮的音樂作品。此外,《Damn》的世界巡演以及2022至2024年舉辦的「Big Steppers」巡演,均躋身歷史上最賺錢的嘻哈巡演行列。

作品列表

錄音室專輯

混音帶

  • 《Youngest Head Nigga in Charge》(2003)
  • 《Training Day》(2005)
  • C4英語C4 (mixtape)》(2009)
  • Overly Dedicated英語Overly Dedicated》(2010)

合輯

電影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