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舒萊金隕石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舒萊金隕石坑(Shuleykin)是月球背面位於東方海南部一座年輕的小撞擊坑,其名稱取自俄羅斯無線電技師、蘇聯科學院院士米哈伊爾·瓦西里耶維奇·舒萊金(1884年-1939年),1985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接受。
描述
該隕坑北面和西側分別橫亙着佩蒂特月溪和福卡月溪,佩蒂特隕石坑和尼克爾森隕石坑位於它的東南,南面則坐落了環形的魯克山脈 [1]。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為27.11°S 92.67°W,直徑14.67公里[2],深度2.36公里[3]。
舒萊金隕石坑形成於東方海撞擊事件之後,因而地質期十分年輕。其外觀呈圓形狀,坑底面積不大,未受明顯的撞擊侵蝕。隕坑坑沿尖峭清晰、內側壁較為平整,坑壁較周邊地形高出550米[4],與坑底最大落差約有2950米[4]。
該隕坑雖然位於月球背面,但有時在月球攝動時,可從地球上觀察到,但只能看到隕坑的邊緣。
在1985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重新予以更名前,它曾被稱為衛星坑"佩蒂特 T。
參考資料
另請參閱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