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芳村大道

广州市荔湾区的一条城市主干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芳村大道
Remove ads

芳村大道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芳村,全長9千米[註 1],呈西北至東南走向,大致平行於珠江,連接珠江大橋珠江隧道鶴洞大橋等出入口,亦是芳村首條主幹道。1962年該道路全段貫通,後進行多次擴寬。2018年至2019年對芳村大道南進行快速化改造。

快速預覽 命名緣由, 類型 ...

全路分西、中、東、南4段。西北端起自滘口,與廣佛公路連接,至塞壩涌為芳村大道西;往東南至下市涌為芳村大道中;微向南折至鶴洞路為芳村大道東;往南至環翠北路接東沙路止為芳村大道南。

Remove ads

概況

芳村大道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芳村,道路全長9千米[註 1],呈西北至東南走向[2]:90,大致平行於珠江,系芳村地區首條主幹道,因此得名芳村大道[4],亦是該地區最長主幹道[5]。道路寬48米,為雙向8線行車,中間綠化隔離帶寬4米[2]:89—90,西北端連接廣佛公路,東南端達東塱村連接東沙路[5][4]

道路分為4段,大致以塞壩橋、下市涌、廣中公路口為界。西段由塞壩橋至橋西路,長2.1公里;中段由珠江隧道口至塞壩涌[1],長2.4公里;東段由花地大道至沙涌,長2.5公里;南段長1.9公里,起於鶴洞大橋至東沙結束[3]:114—115。連接石圍塘花地衝口白鶴洞4個街道[4][2]:89—90

歷史

Thumb
芳村大道與花地大道交匯處
花地大道交匯處,2008年

建造

1953至1954年,逾千名工人由芳村區建設科組組織,採用以工代賑形式修建了今芳村大道山村橋以東路段之雛形,即由花地灣畔至白鵝潭碼頭一條長6.5公里的泥沙路[6],1956年道路建成,1962年山村橋建成後道路貫通[3]:114—115

擴寬改造

1972年,道路衝口路段曾進行擴建,並將該路段路面改鋪設為柏油[3]:114—115

1987年2月起,道路進行分期分段擴寬整治,並鋪設水泥路面[3]:115:211。1991年1月,芳村大道南特定路段開始擴寬,擴寬路段長927米,將原寬6米路面擴寬至20米,於同年6月完工,擴寬後緩解當時鶴洞路的道路堵塞情況[2]:89

1989年12月起,承載該道路的山村橋由廣州市市政工程一公司開始動工擴寬,擴寬工程由廣州市市政設計研究院設計,將原13.5米寬舊橋擴至40米與道路等寬,1991年2月完工,提升路段車輛通行能力[7]

後芳村大道改造工程開始實施,1996年7月起各路段陸續開始施工[1],1998年芳村大道南全段完成擴寬,1999年10月開始擴寬芳村大道西[8],同年10月1日竣工。芳村大道東於2000年7月20日開始擴寬,同年12月竣工[9][2]:90。2001年7月底,芳村大道中開始改造,同年10月底基本完成並通車,後已於12月31日前完成收尾工程[2]:91。改造後將珠江大橋至鶴洞交匯處路段擴寬至48米,共雙向八線行車[1][2]:90,鶴洞交匯處至東沙開發區路段擴寬至27米[1],增設綠化隔離帶並重新鋪設排水管道;道路通行能力亦得到提高,部分路段下雨水浸問題得到解決[2]:90[10]

Remove ads

快捷道路工程

2008年,芳村大道城市快捷道路工程曾計劃動工,原計劃效仿東風路取消所有紅綠燈並拆除現在的花地大道交匯處,建設新花地交匯處,並新建花蕾路交匯處連接當時在建的洲頭咀隧道[11][12],但至今仍未實施。

2018年9月30日,芳村大道南快速化工程開始建設,2019年10月1日竣工通車。工程北起洲頭咀隧道,南至東新高速收費站,全長約5公里,設計時速60公里。設置東新高架橋、花蕾路行人天橋及3座臨時行人天橋共5座橋樑,減少路段紅綠燈數量。路段由地面交通改為橋樑與地面結合,行車線由雙向六線行車拓寬為雙向八線行車,時速可由約20千米提升至30千米[13][14][15]

與之交匯道路

芳村大道交匯道路,順序由北往南排列[4][2]:90[16]

公共交通

均在鄰近芳村大道位置設有出口。

拓展閱讀

註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