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蘇淵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蘇淵雷(1908年10月23日—1995年11月13日),原名中常仲翔,晚署缽翁,又遁圓,男,浙江溫州人,中國學者。長期研究古典文學、史學、哲學、佛學,獲國務院「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稱號。[1]

生平

原名蘇中常,1908年10月23日出生於浙江省平陽縣玉龍口村(現屬蒼南縣錢庫鎮)。1921年入讀南雁蕩山的會文書院。1922年考入浙江省立第十師範學校。1924年接受馬克思列寧主義,投身革命,被選為溫州學生聯合會主席。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四一二政變中被判刑十九年,1933年6月保釋出獄,改名蘇淵雷[註 1]。出獄後,受聘為上海世界書局編輯。抗戰時在重慶中央政治學校教哲學課。1949年後任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兼民盟上海市委宣傳委員會副主任。1958年劃為右派,調哈爾濱師範學院,1962年摘帽。文革中下放哈爾濱五常縣勞動。1971年被勒令退休,遣送回鄉。1979年重任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2][3][4] 1995年11月13日上午,在上海同仁醫院病逝。[3]

著作

《易學會通》、《天人四論》、《民族文化論綱》、《讀史舉要》、《中國思想文化論稿》、《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名理新論》、《玄奘》、《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參與編纂了《中華易學大辭典》。

2008年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蘇淵雷全集》。2012年出版《蘇淵雷學術文集》。

評價

  • 錢鍾書復甦淵雷書:「大論精微融貫,真通才達識。」[5] 錢鍾書評其詩曰:「發而為言外者,欲兼珠玉與劍氣;蘊而為意內者,欲兼情韻與理趣。」[6]
  • 劉紹寬評《易學會通》:「余視其所閱采書不下二十餘種,頗多名通之論,不易才也。」[2]
  • 張棡:「晨起閱平陽蘇淵雷所撰《易學會通》一書,融中外學說而一爐冶之,六通四辟,益人神智,真後生之可畏者。」[2]

紀念

2001年,蒼南縣錢庫鎮建立蘇淵雷紀念館。[3]

2005年,蘇淵雷逝世十周年,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市書法家協會、溫州市政協文史委、溫州市文聯、溫州市書法家協會、溫州書畫院、溫州市博物館、溫州中學等聯合主辦紀念活動,並舉行《蘇淵雷書畫詩文集》首發式。[1]2008年,蘇淵雷百年誕辰,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蘇淵雷文集》四卷。溫州市展覽館展出溫滬兩地書畫家近200幅紀念蘇淵雷的書畫作品。2013年,蘇淵雷105周年誕辰,華東師範大學、哈爾濱師範大學和蒼南縣領導參加了「走近國學大師蘇淵雷」——《蘇淵雷文萃》《蘇淵雷評傳》和《蘇淵雷墨跡選》的首發式,上海電視台電視專題片《卓爾不群——蘇淵雷紀實》首映,50餘位學者參加蘇淵雷教授學術思想研討會。[3]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