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蘇美爾王表
古代文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蘇美爾王表是一份古代文獻,發現於美索不達米亞各地,使用蘇美爾語書寫。目前發現總共有十六份。互相之間基本相同。
![]() |
簡述

此王表列舉了歷代統治者以及他們統治的時間。按照王表,「王權」自天而降,然後從一個城市轉移到另一個城市。
王表中早先的君主統治時間非常長,後來的許多君主是實際存在的歷史人物。表中第一個可以確認的歷史人物是基什王恩美巴拉格西。
在考古學中著名的城邦拉格什卻沒有出現在王表中,雖然拉格什第一和第二王朝都曾經非常強大。而因打敗拉格什而聞名的盧加爾扎克西,卻出現在了王表中。
公元前350年前後,希臘化時代有位巴比倫人貝洛索斯來到希臘,在希臘他用希臘語寫成了一部《巴比倫尼亞志》,此書已佚,但是很多古希臘著作中保留着對它的引文。在近代考古學開始以前,這本書可能是後人關於那個遙遠的兩河流域文明的唯一的知識來源。由於貝洛索斯是巴比倫人,在他的時代,他應該仍然能接觸到蘇美爾文明的大量文獻資料,可惜的是,他的《巴比倫尼亞志》只是按照古希臘讀者的興趣所寫的,專門講述了亞述和巴比倫的神話故事。隻字未提蘇美爾城邦的史事,沒提到阿卡德帝國,甚至沒有提到漢謨拉比和他的巴比倫第一王朝。現代學者對於貝洛索斯多少感到有些痛心,因為有證據表明貝洛索斯知道這些史事卻沒有寫在他的書裏,直到二千年以後的近代,人們通過艱難的考古才發掘出了那個輝煌的時代。貝洛索斯的書中,所提到的大洪水之前的諸王,與蘇美爾王表中所記載的驚人的吻合,不僅人名相同,而且統治的時間也完全相同。
蘇美爾城邦為君主政體,最初的國君來自於上天,天賦王權在一個朝代接着一個朝代移動,實際上看更像城邦國家聯盟的領袖,蘇美爾城邦不是由一個固定中央分封而成,而是擁有統一文化的城邦聯合,王權是流動的。哪個城邦強大,王權就流動到哪裏。[1]蘇美爾王表中後期的王朝,如阿卡德帝國和烏爾第三王朝確實可以說是美索不達米亞「王權」的執掌者,或如伊辛第一王朝那樣至少自己希望成為「王權」的執掌者。但是阿卡德帝國以前的則不太可能如此。
Remove ads
王表框架
以下如果沒有通俗翻譯的人名,大體上參考使用鄭殿華譯本[2]。這可能和他們在其他場合的翻譯有一定出入。
傳說中的國王,早於公元前26世紀,國王在位的時間以𒊹(蘇美爾語:ŠAR)為單位,一個𒊹是3600年,等於60個𒄑;而1個𒄑等於60年。
個別王表在烏巴爾圖圖的後面接續了神話中的朱蘇德拉,貝羅蘇斯也記載了此事。
需要注意的是,蘇美爾王表裏的時間是誇大了的[3]。這裏所指的「早王朝時期」只是代稱阿卡德之前的蘇美爾歷史,它不是那麼容易和現實中前29世紀-前24世紀的蘇美爾歷史銜接起來的。
Remove ads
自阿卡德帝國起,《蘇美爾王表》上兩河流域君主的統治時間可靠性、史實性相對提升了。
以下標註絕對時間(公元紀年)的,統一按照中年表標準。
Remove ads
包括烏爾第三王朝和在此之前的烏魯克第五王朝。雖然此時還有拉格什等強大城邦,但蘇美爾王表仿佛刻意避開了針對拉迦什的敍述。
以下標註絕對時間(公元紀年)的,統一按照中年表標準。
Remove ads
伊新第一王朝是《蘇美爾王表》編篡成文的時期。伊新第一王朝終結後,《蘇美爾王表》也就此封筆、不再繼續記錄。
以下標註絕對時間(公元紀年)的,統一按照中年表標準。
至此王表敍述完結。
絕大多數版本的蘇美爾王表(譬如著名的WB444版本)都結束於辛·瑪吉爾時期。但伊新王朝在辛·馬吉爾之後還有一位末代君主。
Remove ads
參見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