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苗木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苗木城
Remove ads

苗木城(日語:苗木城なえぎじょう Naegi-jō ?)是位於今天日本岐阜縣中津川市的一座城堡(山城),處於木曾川畔。該城為遠山正廉所築,在歷史上曾長期屬於美濃豪族遠山氏日語遠山氏,亦曾為武田氏森氏河尻氏(川尻氏)所統治。在德川幕府時期為外様城藩苗木藩日語苗木藩之藩廳所在地,後於廢藩置縣時被廢城。1981年,遺址被指定為日本的國之史跡日語史跡#国の史跡[1]。2017年4月6日,被選作為續日本100名城的第142名[2]

快速預覽 苗木城, 別稱 ...
Remove ads

別稱與傳說

苗木城又被稱作為霧之城(日語:霞ヶ城 Kasumi-ga-jō ?),又因為築城時使用的是紅粘土而非一般日本城堡所使用的白灰泥,城的外牆呈現出紅色,所以亦被稱作赤壁城

關於苗木城的牆為什麼會是紅色的原因,流傳着這樣一段傳說:傳說原本這座城的外牆上塗着有白灰泥,但是由於住在木曾川里的龍討厭白色,所以經常破壞它,即使重新塗了幾次灰泥,還是會颳起暴風雨,把灰泥剝掉了[3]

另外,中部日本新聞(後來的中日新聞)晚報在20世紀60年代前期刊登的《故鄉的童話》報道中也刊登了類似的傳說:苗木城雖然原本建了有美麗的白牆,但灰泥總會在一夜之間剝落下來,露出裏面的紅土。無論重新塗多少次,到了第二天早上還是會變回原來的樣子。有一天,城主為了監視犯人,就一個人在夜晚的天守閣里看着。就在這時,夜空烏雲密布,突然開始颳風下雨,暴風雨剛開始,一條可怕的巨龍就出現了,當它把熱息吐向城堡時,牆上的灰泥馬上就脫落了下來。

實際上,是因為苗木藩在經濟上實力薄弱,無法籌措出塗漆灰泥的經費(幕末時期石高只有一萬石的城藩只有苗木藩[4]),才導致了苗木城的城牆只能留有紅色。

Remove ads

歷史

築城背景

鎌倉時代初期,以岩村城為根據地統治惠那郡日語惠那郡地頭遠山氏的第一代家主遠山景朝日語遠山景朝的長子遠山景村日語遠山景村,為了確立遠山家在木曾川北部的領地,於1242年(仁治二年)從木曾川左岸的西山戶向右岸的那木津戶(當時被稱為那木(苗木))進軍。這是是遠山氏進軍木曾川北部的開始。

1331~1334年間(元弘年間),遠山一雲入道,遠山景長父子於高森山(現在的中津川市苗木町)上築寨[5],這是苗木地區築城寨的開始。1334年~1336年間(元弘至建武年間),遠山景利又在惠那郡福岡村植苗木築造廣惠寺城日語広恵寺城迎接宗良親王[6]

1473年(文明五年)十月,應仁之亂爆發,與美濃守護土岐家為敵的信濃國人小笠原家長日語小笠原家長木曾家豐日語木曾家豊伊那谷日語伊那谷木曾谷日語木曽谷進攻東美濃[7]。從此之後,苗木地區長期處於木曾氏、小笠源氏的控制之下。小笠原定基日語小笠原定基的家臣高柴景長在1524年(大永四年)三月受命在苗木建造神明神社(「苗木字日比野」)[8][9]

1526年(大永六年),遠山一雲入道昌利從植苗木移館到高森山[10]。1534年(天文三年),松尾小笠原氏日語小笠原氏的本城松尾城日語松尾城 (信濃国伊那郡)被攻陷落,小笠原定基之子小笠原貞忠日語小笠原貞忠逃往甲斐國,投靠武田氏,遠山氏的威脅消失。1542年(天文十一年)十一月,遠山景安向笠木社捐贈梵鍾,以此鞏固於苗木的勢力[11][9]

築城之後到本能寺之變

1532年~1555年(天文年間),遠山正廉在高森山建造苗木城[12]。1560年(永祿三年)五月,苗木勘太郎(一說為遠山直廉)作為織田家一方,參加了桶狹間之戰[13],他的女兒(龍勝院)在1565年(永祿八年)以織田信長的養女身份,嫁給了甲斐國大名武田信玄之子武田勝賴[14]

1569年(永祿十二年)六月十八日,苗木城主、雲岳宗興大禪定門(遠山正廉)去世,遠山直廉繼任城主[15]。1572年(元龜三年)五月十八日,苗木城主、雲岳宗高大禪定門(遠山直廉)去世。通說原因為直廉根據武田信玄的指示進攻飛驒國益田郡日語益田郡竹原,與三木氏交戰並於大威德寺日語大威徳寺跡爆發戰鬥,其於這場戰鬥中中箭,不治身亡[11][16]。在織田信長的命令下,飯羽間遠山氏日語飯羽間遠山氏遠山友勝繼承了苗木遠山氏日語苗木遠山氏[17]

同年十二月,武田家臣秋山虎繁(秋山信友)在上村合戰日語上村合戦中擊敗了遠山景行日語遠山景行、苗木勘太郎、串原右馬介經景、小里內記等人的軍隊[18]。1573年~1582年(天正年間前半段),苗木城城主遠山友勝去世,遠山友忠成為城主[17]。1573年(天正元年)八月,武田家臣木曾義昌向東進攻,攻下河折籠屋,並攻打苗木城[19]。1574年(天正二年)二月,武田勝賴大舉進攻東美濃,先攻陷高山城、苗木城,再攻陷十六座支城[20]。1575年(天正三年),織田信忠攻陷岩村城,奪回東美濃諸城[21]

1582年(天正十年),織田家臣、兼山城日語金山城 (美濃国)森長可攻下苗木城。1583年(天正十一年),森長可再次進攻苗木地區,苗木城陷落。遠山友忠、遠山友政父子逃至遠江國濱松城,投靠德川家康

Remove ads

本能寺事變之後

1599年(慶長四年),森氏因功被移封到信濃國川中島川中島藩)。川尻直次日語河尻秀長(河尻秀長)成為苗木城主,關治兵衛成為城代。1600年(慶長五年),因為川尻直次於關原之戰中支持以石田三成為首的西軍,德川家康命遠山友政攻打岩村城、苗木城,並在戰後賜予其苗木城附近領地,遠山家重回東美濃舊領(舊領安堵[22]

明治以後

1869年(明治二年),苗木藩藩主遠山友詳日語遠山友禄(友祿)因版籍奉還而成為藩知事日語知藩事。1871年(明治四年),苗木藩因廢藩置縣而廢藩,改為苗木縣。1884年(明治十七年)7月7日,明治天皇下詔授予各華族爵位,遠山友詳被封子爵[4]

1981年(昭和五十六年),苗木城遺址被指定為國之史跡[1]。2017年(平成二十九年)4月6日,苗木城被選定為續日本100名城(第142名)[2]

遺址殘留

  • 本丸[23]二之丸[24]、三之丸[25]等的石垣、大矢倉跡[26]、風吹門跡[27]、綿倉門等的門跡、護城河都殘留了下來。
  • 天守台和大矢倉的石垣、馬洗岩等巨大的自然石在多處被利用是其最大的特徵。
  • 菱櫓台下有一口被稱為千石井的井。大手道長500米,高低差150米,被稱為「四十八彎道」[28]
  • 作為城堡的一部分,大門的門柱被保留下來,在中津川市苗木遠山史料館展出。

關聯圖像

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