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茫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茫蠻是唐朝時期雲南西部地區的一個民族,屬南詔所轄部族[1],生活習俗與現代傣族相似[2]。主流觀點認為茫蠻是傣族的先民,也有學者認為茫蠻應是佤族、德昂族、布朗族的祖先。
史籍記載
史籍中的「茫蠻」,主要出自唐朝樊綽所著的《雲南志》,後又經《太平御覽》、《新唐書》等轉引[3]。
“ | 茫蠻部落,並是開南雜種也,茫是其君號,蠻呼茫詔。從永昌城南,先過唐封,以至鳳蘭苴。以次茫天連,以次茫吐薅。又有大賧、茫昌、茫盛恐、茫鮓、茫施,皆其類也。樓居,無城郭。或漆齒皆衣布青袴,藤蔑纏腰,紅繒布纏髻,出其餘垂後為飾。婦人披五色娑羅籠。孔雀巢人家樹上。象大如水牛。土俗養象以耕田,仍燒其糞。貞元十年南詔異牟尋攻其族類。咸通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亦有此茫蠻,於安南蘇歷江岸聚二三千人隊。[4] | ” |
——樊綽,《雲南志》·名類第四 |
族屬
前雲南省少數民族社會歷史研究所學者桑耀華提出新的觀點,茫蠻應是孟高棉語族的成員,是今佤族、德昂族、布朗族的先民[11]。主要理由如下:
位置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