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茲奈姆停戰協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兹奈姆停战协议
Remove ads

茲奈姆停戰協議」是卡爾大公拿破崙茲奈姆戰役後於1809年7月12日達成的停火協議,事實上結束了第五次反法同盟戰爭中奧地利法國之間的敵對行動。

快速預覽 茲奈姆之戰, 日期 ...

瓦格拉姆之戰失敗後,卡爾大公向北撤退到波希米亞,希望能重新集結飽受摧殘的部隊。法軍也在戰鬥中遭受重創,所以沒有立即追擊。但在兩天後,拿破崙命令他的部隊北上,打算一勞永逸地擊敗奧地利人。1809年7月10日,法軍最終在茲奈姆(現捷克共和國茲諾伊莫)追上了奧地利軍隊。意識到無法與法軍對抗,奧地利軍隊提議停火,且卡爾大公也開始與拿破崙進行和平談判。然而,奧古斯特·德·馬爾蒙元帥拒絕遵守停火協議,並將他麾下約有10,000名士兵的第十一軍團投入戰鬥。由於馬爾蒙的部隊寡不敵眾,安德烈·馬塞納別無選擇,只能率軍支援。到7月11日,馬塞納的軍團與馬爾蒙會合,但奧地利軍隊也加強了他們在茲奈姆周圍的陣地。經過兩天徒勞的戰鬥,雙方都沒有取得任何優勢,拿破崙此時終於帶着停戰的消息趕到,命令馬爾蒙結束戰鬥。

儘管茲奈姆戰役是奧地利和法國在戰爭中的最後一次軍事行動,但第五次反法同盟直到1809年10月14日簽署申布倫條約後才正式結束。

Remove ads

序幕

為期兩天的茲奈姆戰役的直接原因是奧地利總司令卡爾大公決定在維也納以北約80公里的茲奈姆鎮附近進行一次後衛行動,以便給他的軍隊時間將其輜重安全地撤回摩拉維亞。馬爾蒙的兩個法國和巴伐利亞聯合軍團是拿破崙的先鋒部隊,沿着塔亞河抵達戰場。馬爾蒙相信他面對的只是一支後衛部隊,命令他的巴伐利亞軍隊佔領茲奈姆以南的泰斯維茨村,而他的其餘部隊則襲擊了祖克漢德爾村。[2]

戰鬥

巴伐利亞軍隊成功攻佔了泰斯維茨,但隨後被奧地利援軍驅離。馬爾蒙重新組織了巴伐利亞軍隊的進攻,泰斯維茨被重新奪回,但很快就再次丟失。村莊在白天多次易手,該地成為巴伐利亞軍隊在整個戰役中遭遇最激烈的戰鬥。馬爾蒙曾希望將他的騎兵轉移至奧地利後衛部隊後方,但在到達泰斯維茨上方的高地時,法軍面對大批奧地利胸甲騎兵,只能被迫撤退。[1]

馬爾蒙此時面對着40,000名奧地利士兵,奧軍人數佔優。儘管如此,法軍還是設法在一夜之間控制了泰斯維茨和祖克漢德爾。卡爾大公隨後將他的部隊撤回到一個堅固的防禦陣地,該陣地位於塔亞河和茲奈姆河的北岸。拿破崙本人於上午10時抵達泰斯維茨,儘管他帶來了騎兵和火炮增援,但還是認為法軍部隊實力不足,無法發動全面進攻。因此,拿破崙的計劃是利用馬塞納的軍團全天壓制奧地利軍隊,並等待路易-尼古拉·達武元帥尼古拉·烏迪諾元帥的軍團,兩個軍團預計能夠在12日早些時候到達。上午,馬塞納向奧地利陣地的最右端發動了進攻,並迅速佔領了茲奈姆以南橫跨塔亞河的主橋。法軍的部隊佔領了兩個小村莊,然後直接向茲奈姆推進。與此同時,卡爾用兩個擲彈兵旅鞏固了奧軍的陣地,這兩個旅在雷雨中前進,最初能夠成功將法軍擊退。[1]

大約晚上7時左右,法軍騎兵穩定了事態,當時法國和奧地利軍隊的參謀分別向己方部隊宣布停火,雙方在12日簽署停戰協議。茲奈姆是第五次反法同盟的最後一次軍事行動。10月14日,法奧雙方在美泉宮簽署了和平條約。[1]

Remove ads

引注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