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董雞
秧鸡科董鸡属鸟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董雞(學名:Gallicrex cinerea)為秧雞科的鳥類,廣泛分佈於東南亞。它是該屬中的唯一成員。
Remove ads
分類
董雞在1789年由德國博物學家約翰·弗里德里希·格梅林在他修訂和擴展的卡爾·林奈的自然系統中正式描述。他將其與骨頂雞一起歸入屬骨頂屬(Fulica),並創造了二名法名稱Fulica cinerea。[3]格梅林的描述基於1785年英國鳥類學家約翰·萊瑟姆在他的《鳥類概況》(A General Synopsis of Birds)中描述的來自中國的"冠田雞"。[4]目前董雞是唯一一種被歸入1852年由愛德華·布萊思引入的董雞屬(Gallicrex)的物種。[5][6]該屬名結合了原雞屬(Gallus)與長腳秧雞屬(Crex)。種小名cinerea源自拉丁語cinereus,意為「灰白色」。[7]該物種是單型的:沒有亞種被確認。[6]
傳統上認為其與白冠雞密切相關(成年雄鳥在外觀上與之極為相似),但實際上它是熱帶亞洲演化支的一員,還包含斑紋秧雞, 小秧雞屬, 紋眉秧雞和新幾內亞秧雞。[8]

Remove ads
描述
成年雄性董雞長度為43 cm(17英寸),重量為476—650 g(1.049—1.433磅)[9]。它們主要具有黑灰色的羽毛,紅色的腿、嘴、延伸的額盾和角。年輕雄鳥顏色為淺褐色,隨着成長變暗。它們的喙是黃色的,腿是綠色的。雌鳥體型較小,長度為36 cm(14英寸),重量為298—434 g(10.5—15.3 oz)[9]。它們上部呈深褐色,下部較淡,羽毛帶有深色的條紋和斑點。喙是黃色的,腿是綠色的。幼鳥全身為黑色,這與所有秧雞類似。該秧雞的身體側面扁平,有助於在蘆葦灘或灌木叢中更容易穿行。它們有長趾和短尾。
分佈與棲地
分布於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印度河平原、斯里蘭卡、中國東北至華南地區、台灣、中南半島、朝鮮半島、八重山群島、馬來群島等地的沼澤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中國。[2]這些大型秧雞通常在其範圍內是留鳥。
行為與生態
它們在濕地植被中的地面乾燥處築巢,產下3至6枚卵。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