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蔡思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蔡思充(1578年—1639年),字保卿(寶卿),號元崗、元岡[1],福建漳州府漳浦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福建鄉試第二名舉人,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進士,都察院觀政,三十六年授浙江東陽知縣,有廉名,何喬遠贈以詩云:「東陽為令幾多時,不取民間一寸絲。」三十七年己酉分考,得倪元璐於稚齡,卒為名臣。四十二年考選,四十七年授禮科給事中,泰昌元年升工科左給事,天啟元年升兵科都給事[2],二年升太常寺少卿,四年加光祿寺卿,以議許世子不嘗藥,觸魏璫怒,五年調南京,告歸。崇禎二年四月起補南京太常寺卿[3],升刑部侍郎,上疏極陳科場關節、蘆州蕪關數大案,辭義激烈,凡出入輕重之際,多所平反。晉大司空(工部尚書),督理鳳陽陵寢,五載竭心力,杜乾沒,省陵費九萬金,以應軍需。崇禎十二年(1639年)致仕歸[4],行至莆陽(莆田)卒,給葬祭,贈太子少保。思充事親孝,與人恕,而臨大事,決大議,確然不可拔,沒而人思之[5]。
家族
曾祖蔡自隆。祖父蔡仕。父蔡應杲。前母方氏,母某氏。嚴侍下。兄思兼、思方。弟思正、蔡賚[6]。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