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蕭穎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生平
南朝梁鄱陽王蕭恢的七世孫。四歲能文,十歲補太學生。開元二十三年(735年)進士,對策第一,天寶初年,補秘書正字。自恃才華,傲慢無比,常自攜一壺,逐勝郊野。奉使到民間搜括遺書,結果久未復命,被劾免官。留客濮陽教授,以推引後進為己任,教誨弟子堅持道德與文章,認為「學也者,所務乎憲章典法,膏腴德義而已」,反對「征辨說,摭文字」,人稱蕭夫子。後召為集賢校理,不肯依附宰相李林甫,受其排斥,出為廣陵參軍事,作《伐櫻桃樹賦》。結果激怒李林甫,被免官。蕭穎士與李華齊名,世稱「蕭李」。
倭國派遣使臣來朝,願聘請蕭夫子為師,因中書舍人張漸等反對而止。安史之亂時,曾為山南節度使源洧掌書記,諫言堅守南陽。宰相崔圓讓他做揚州功曹參軍,僅一日便掛冠而去。蕭穎士一生仕途多舛,晚年棄官,客死汝南,諡曰文元先生。其作品大多散佚,後人輯有《蕭茂挺文集》一卷,收入《四庫全書》。
家庭
延伸閱讀
[編]
參考書目
- 《新唐書》卷二百二 列傳第一百二十七 文藝中
- 李華《(蕭穎士文集)序》
註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