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蜜瓜包

起源于日本的糕点类面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蜜瓜包
Remove ads

蜜瓜包(日語:メロンパン meron pan,台灣稱為哈密瓜麵包,又稱甜瓜包),是起源於日本菓子麵包日語菓子パン,主要分為紡錘形、圓形兩種形狀,圓形的在日本關西地區與部分四國中國地區縣份泛稱為日出麵包サンライズsunrise),常和香港菠蘿包混淆,但實際上是不同的麵包。紡錘形蜜瓜包在台灣俗稱「炸彈麵包」。

快速預覽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
Thumb
蜜瓜包
Thumb
紡錘形蜜瓜包
Thumb
蜜瓜包

蜜瓜包的一大特徵是,要在麵團上蓋一層生的曲奇麵團後烤製。

起源

  • 有一種說法是,它是由亞美尼亞麵包師伊萬-薩戈揚在1910年根據法國烤餅加萊特發明的。 大倉喜八郎從滿洲里哈爾濱的新哈爾濱酒店招聘到帝國酒店的伊萬-薩戈揚,曾是俄羅斯帝國羅曼諾夫家族的宮廷廚師,因此對法國和維也納(德國)的麵包製作方法都很熟悉。 據說蜜瓜包誕生於俄羅斯將麵包與各種技術和質地相結合的傳統。[1]
  • 有說蜜瓜包可能起源於由美國傳入日本的墨西哥包,或德國脆皮奶酥蛋糕,然而由於資料匱乏,皆無法證實。

名稱由來

關於蜜瓜包的名稱由來,有以下幾種皆未被證實的說法。

  • 蜜瓜包表面的餅乾質地層上,有着類似蜜瓜的溝紋,遂得稱。這是主流說法。
  • 在日語,蛋白霜(Meringue)與蜜瓜(Melon)讀法相似,遂訛傳。
  • 早期,生麵包團常常加入了蜜瓜味調料,遂得稱。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