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補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在心理學中,補償是一個人有意或無意地通過在一個領域獲得滿足感或追求卓越來掩蓋自己在其他生活領域的弱點、挫折、欲望或不足感或無能感的一種策略。補償可以掩蓋真實的或想像的缺陷以及個人或身體上的劣勢。積極的補償也許能幫助一個人克服困難。另一方面,消極的補償則不會,從而導致自卑感的增強。
消極的補償有兩種:
- 過度補償,特點是追求優越性,導致追求權力、支配地位、自尊和自我貶低。
- 補償不足,特點是要求受幫助,導致缺乏勇氣和對生活的恐懼。
起源
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提出了與自卑感相關的「補償」(compensation)一詞。 [1] :5在他的著作《器官自卑及其心理補償的研究》 (1907)中,他認為自卑或軟弱的感受會引導身體或心理去試圖彌補。 [1] :5
這種補償的效果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一個典型例子是對口吃過度補償的德摩斯梯尼成長為一位傑出的演說家。 [1] :5–6
阿德勒研究這個問題的動機源自他的個人經歷。他曾是一個身體很差的孩子,由於患有佝僂病,直到四歲他才能夠走路。隨後,他又患上了肺炎並遭遇了一系列事故。 [需要引用]
例子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