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袁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袁滂(2世紀?—?),字公熙,一作公喜[1],陳郡扶樂縣(今河南省周口市太康縣)人,出於陳郡袁氏,官至司徒,袁渙之父。
仕宦經歷
東漢官員、陳郡袁氏先祖袁良之孫,袁璋之子[註 1],蔡邕的舅舅。關於袁滂最早的記載是永建六年(131年)二月戊辰,其祖父袁良逝世。衛尉袁滂和弟(或堂弟)司徒掾袁弘□為祖父立有《漢故國三老袁君碑》[註 2]。其後經歷不詳。
光和元年(178年),光祿勳袁滂被任命為司徒[2][3][4]。光和二年(179年),司徒袁滂被免職,大鴻臚劉郃擔任司徒[5][6][7]。
中平二年(185年),北地先零羌及枹罕、河關縣的盜賊叛軍攻入三輔地區,迫近西漢諸帝的陵墓。朝廷派司空張溫擔任車騎將軍,執金吾袁滂擔任張溫的副手[8]。
評價
袁滂純樸少私慾,從始至終都不說他人的缺點。當時受皇帝寵信有權勢的人也許以異議招致災禍,唯獨袁滂在朝廷持中立,所以他即不受寵愛也不受憎惡[9][10]。
備註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