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裴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裴鴻(510年—568年9月15日),正平郡聞熹縣[1](今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人,出自河東裴氏定著五房之一的東眷裴,北魏、西魏、北周官員。

生平

裴鴻是北周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沔州刺史、夏陽忠武公裴寬的族弟,年少時恭敬謹慎,有辦事的才能和謀略。裴鴻因為出任挽郎,以奉朝請起家官[1]。南道大行台賀拔勝鎮守荊州時,聽說了裴鴻的名氣,引薦他出任官職 。北魏分裂時,裴鴻身在東魏,出任東雍州長史[1]大統初年,裴鴻獻城歸附西魏,獲賜爵高邑縣開國男[1]。裴鴻之後出任長寧郡太守[1],加安西將軍銀青光祿大夫宇文泰建立丞相幕府後,以裴鴻出任大丞相府功曹參軍事,加持節帥都督中軍將軍右金紫光祿大夫,賜姓宇文氏。柱國、燕國公于謹出征江陵,裴鴻以于謹府屬的身份出任中郎,江陵平定後裴鴻出任大都督,兼領武陽公豆盧寧長史[2]周孝閔帝宇文覺登基後,裴鴻出任大將軍、輔城公宇文邕的司馬,加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之後裴鴻又被晉公宇文護選為府司錄,兼任雍州贊治[1]。當時吐谷渾侵犯北周邊境,裴鴻防守有功,升任小御正,進爵為高邑縣伯,轉任御正,又升任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保定元年(561年),裴鴻升任民部中大夫,又出任使持節、大都督、熊州諸軍事、熊州刺史[1]保定末年,裴鴻外任中州刺史、九曲城主。裴鴻鎮守邊境,很有防禦的才能。衛公宇文直鎮守襄州,以裴鴻出任襄州司馬。天和元年(566年),裴鴻出任使持節、大都督、郢州諸軍事、郢州刺史,兼任襄州總管府長史,進爵為高邑縣侯,總計食邑一千六百戶[1][3]天和二年(567年),裴鴻跟隨宇文直征討南陳,周軍戰敗,裴鴻被俘虜。天和三年八月八日(568年9月15日),裴鴻在建業客館中絕食去世[1],虛歲五十九[2],南陳將裴鴻的棺材以禮送回長安,北周朝廷為裴鴻哀悼,贈予使持節、開府、大將軍、三州諸軍事、三州刺史[4][5][1][3]開皇九年太歲次己酉十月辛酉朔廿四日甲申(589年12月7日)安葬於正平郡高梁東原之南面[1]

Remove ads

家庭

祖父

  • 裴念,一名祖念,北魏泰州別駕[1][3]

父親

  • 裴方興,一名弘陀,北魏義陽郡太守[1][2]

兒子

  • 裴師道,隋朝太子齋帥、內直監
  • 裴武,一名師武,隋朝蜀王府記室、邛州長史,娶京兆韋氏,北魏陰盤伯孫女,北周大將軍之女[3]
  • 裴師義,唐朝灃州刺史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