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褐頭鵐
鹀科鹀属鸟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褐頭鵐(學名:Emberiza bruniceps)為雀科鵐屬的鳥類,俗名紅頭雀、紅頭鵐。分布於俄羅斯、伊朗、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土庫曼、烏茲別克、阿富汗、印度、孟加拉和中國。多見於開闊地區的草原、半荒漠的灌叢和草叢中、也在沙漠的小綠洲和山區荒地、常在多水的人造景觀中和住宅附近的樹上以及一般在海拔1000m左右高處。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土庫曼。[2]
主要在中亞國家繁殖,繁殖期為5至7月,會遷徒至印度和孟加拉越冬。在西歐、台灣[3]本種是迷鳥,但亦可能在此繁殖且容易和圈養逃出的個體混淆。容易混淆的原因是因為這個物種比其相關的黑頭鵐(Emberiza melanocephala)更常見,儘管後者物種的繁殖範圍更偏西。有英國的報告指出本種在英國的數量急遽下降,與受到鵐科物種自部分亞洲非法鳥類貿易進口之衝擊相吻合。
褐頭鵐會在開闊的灌木叢甚至農地中繁殖。每巢通常產三至五個蛋。食物主要以種子為食,在需要餵養幼鳥時會捕蟲。
褐頭鵐長17厘米,比蘆鵐(Emberiza schoeniclus)大並且尾羽更長。繁殖期時雄性下半部呈亮黃色,上半部呈綠色,臉和胸部呈褐紅色。
雌性是雄性的褪色版,下半部顏色較淺呈灰褐色,頭部為灰色。幼鳥外表跟雌性成鳥很相似,這時羽色和黑頭鵐(Emberiza melanocephala)高度相像也容易被混淆。
褐頭鵐的叫聲偏高音,為略沙啞的sweet-sweet-churri-churri-churri。
Remove ads
圖輯
-
圖畫
-
褐頭鵐的蛋
-
大杜鵑(Cuculus canorus)和褐頭鵐的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