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西奧多·利普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西奥多·利普斯
Remove ads

西奧多·利普斯(Theodor Lipps,1851年7月28日—1914年10月17日),德國哲學家

快速預覽 西奧多·利普斯, 出生 ...

生平

利普斯曾在慕尼黑大學執教,是當時德國最有影響力的大學教授之一,吸引了許多來自其他國家的學生。利普斯重點關注藝術審美概念,他的哲學思想大部分都圍繞這些問題展開。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是他狂熱的崇拜者,所以弗洛伊德的無意識概念很大程度上受利普斯的影響[1]。利普斯認為,每個國家都有自身的意識層級,而笑聲則與隱藏的消極方面有關。他採納了羅伯特·維歇爾移情或審美同感(Einfühlung)的概念。利普斯晚年接受了埃德蒙德·胡塞爾的一些觀點。部分學生不看好利普斯的心理主義,並與胡塞爾的學生一起發展出了一個所謂「本質現象學」的新哲學分支。其中包括莫里茨·蓋格,他最先撰寫了一篇關於移情的本質和意義的現象學文章,與利普斯的影響直接相關。

參考文獻

相關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