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記者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記者證是一種標示記者特殊身份的證明。一部分記者證具有公認的法律地位,另一部分則僅用於表示持證人的記者身份[1],其性質通常由發證機構的類型決定。發行記者證的機構有三大類:新聞機構、執法機構和活動組織。不同類型的記者證授予記者的權利也有所不同。
![]()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19年9月22日) |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9年9月22日) |
各地與記者證相關的守則
「傳媒代表」包括持有下列證件的記者、攝影師及電視台工作人員:
- 已登記政府新聞處新聞發布系統的傳媒機構;或
- 國際認可及知名的非本地新聞通訊社、報章、雜誌、電台和電視廣播機構。
根據香港《警察通例》第39章,事發現場的警察人員,須以互諒互讓的態度,盡量配合傳媒工作,以及不應妨礙傳媒的攝錄工作。[2]

據中國大陸《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新聞採編人員從事新聞採訪工作時必須持有有效的新聞記者證,並在採訪中主動向採訪對象出示[3][4][5][6][7]。但實際上,一些年輕媒體工作者皆無記者證,而對於新入職的記者申領記者證需要經過見習期後,參加相應的培訓與考試,再由所在單位統一組織申請[8]。
英國記者證由非公營機構「英國記者證管理局」(The UK Press Card Authority)管理及發出,受到英國所有警察部隊,司法部和其他公共機構所正式承認[9]。
據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指引,清楚寫明在新加坡記者不需要有媒體認證卡(Press Accredition Card, PAC)也可報導新聞,但PAC能令其工作更方便,特別是確保從官方渠道獲得及時資訊方面。
任何人發表新聞、從公開來源收集資訊或在公眾地方記錄政府活動前無須任何特別許可,但參與國務院的公開媒體活動需要提供以下其中一項認證︰
- 由美國政府(如白宮、國防部、外國記者中心及國會等)發出、附上照片的記者證;
- 由所屬新聞機構發出的附照片證件;
- 由僱主發出、印有機構正式信頭及確認其記者僱員身份的信件。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