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諾亞控股
中国财富管理公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諾亞控股有限公司(NYSE:NOAH;港交所:6686),簡稱諾亞控股或諾亞財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家金融服務公司。該公司於2005年由汪靜波創立,在開曼群島註冊,總部位於上海,主營業務為財富管理和資產管理,向客戶提供投資產品及服務。其資產端產品的運營管理和銷售由旗下資產管理平台歌斐資產負責[3]。諾亞控股在中國內地的75個城市,以及香港、台灣、美國紐約、矽谷及新加坡經營業務。
2022年,諾亞財富成功在香港交易所二次上市,成為首家實現港股美股兩地上市的中國獨立財富管理機構。諾亞財富的主要業務分為三大部分:財富管理、資產管理、其他業務等。[4]截至2022年三季度,公司已在中國大陸76個城市開設分支機構,並已進駐中國香港、中國台灣,美國矽谷、紐約,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自上市以來累計配置資產規模超9,000億元人民幣。[5][6]
Remove ads
歷史
2003年,湘財證券成立私人銀行部,具體工作由汪靜波負責。2005年,由於湘財證券虧損嚴重,汪靜波所在的私人銀行部被裁撤,之後攜團隊自立門戶,在上海創立諾亞財富。公司最初的總部設在浦東陸家嘴一間僅100多平方米的小辦公室內[3][7]。而創始人汪靜波的丈夫譚文清曾任原北京證券投資銀行部總經理,後加盟湘財證券,期間與汪靜波結識。譚文清同時擔任諾亞財富首席客戶體驗官職務[7]。
2007年5月,諾亞財富獲得了紅杉資本的戰略投資。自2007年至2010年,諾亞PE基金的產品銷售比重從2%上升至40%。[8]
2008年7月13 日,諾亞榮耀保險經紀公司成立。[9]
2010年初,諾亞財富創立資產管理平台歌斐資產,負責經營管理自營資產端產品。歌斐資產在創立四年的時間內,私募股權母基金板塊的業務規模達到80億元,參與投資了40多個子基金。同年11月10日,諾亞財富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3]。
2012年1月,諾亞財富在香港設立的分支機構「諾亞香港」取得香港證監會第1(證券交易)、4(就證券提供意見)、9(提供資產管理)類牌照[1]:157。2月,諾亞香港開業,開始布局海外市場。集團旗下成員企業諾亞正行獲得中國證監會「基金銷售」牌照,並獲准可以在17個城市設立18 個分支機構。此後諾亞財富在世界各地開設分支機構,負責海外投資業務[3]。
2014年,公司陸續推出多項新業務:諾亞易捷「員工寶」[10]、以諾教育、方舟信託[11],並取得香港保險經紀牌照[12]。同年2月21日,上海諾亞公益基金會註冊成立。
2017年3月,諾亞在美國矽谷成立分支機構。[13]
2018年,諾亞控股集團被納入MSCI中國指數與海外中國標準指數。[14]
2019年,諾亞新加坡辦事處設立。[15]
2020年,諾亞及歌斐成為聯合國「負責任投資原則」(PRI)簽署方。[16]
2021年,諾亞完成非標資產全面清退,轉型為標準化產品體系。[17]
2022年7月13日,諾亞控股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首家實現港股美股兩地上市的中國獨立財富管理機構,也是中概股公司中第23個港股美股兩地上市的公司[18]。此次上市募資淨額為2.7億港元,但諾亞首席財務官潘青表示「上市不是以募資為目的,更多的是一個戰略性的布局」[19]。
2023年5月18日,諾亞控股總部「諾亞財富中心」在上海虹橋啟用,總建築面積達72,000平方米。品牌標識沿用了原象徵「斯特拉迪瓦里琴琴頭」的設計。[20]
Remove ads
業務
諾亞控股是一家總部位於中國的綜合性財富管理服務提供商,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以2021年總收入計,諾亞是中國第八大財富管理服務提供商、最大的獨立財富管理機構(市場份額3.7%)[1]:181。
公司的主營業務分為財富管理和資產管理兩大板塊,另設有教育與科技類輔助業務。
諾亞向客戶提供的主要產品包括:公募基金、私募證券基金及其他定製化產品。其財富管理收入主要來自交易募集費、管理費(基於基金認繳金額或資產公允價值)、以及業績報酬分成。[21]
該板塊主要由諾亞正行負責執行,持有中國證監會頒發的基金銷售牌照。[12]2020年10月起,諾亞正行的銷售範圍限於公募及私募證券基金,私募股權產品的銷售改由歌斐資產下屬直銷團隊負責[1]:210。
根據招股書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諾亞財富註冊客戶總數為41萬人[1]:183,活躍客戶4萬人[1]:194。公司同時為客戶設計等級制度,按其資產存續金額劃分為「象牙、金卡、白金、鑽石卡、黑卡」等層級[7]。在服務結構方面,諾亞設有「諾亞鐵三角」體系,即為每位客戶配備客戶關係代表(或理財師)、解決方案代表與執行代表[1]:209。
資產管理平台「歌斐資產」(Gopher Asset Management)自2010年成立以來,主要通過FoF(基金中的基金)、專項基金、S基金等形式為客戶配置私募股權、公開市場、房地產及多策略投資產品,也提供被投企業投資計劃。截至2021年,歌斐共投資逾7,000家公司,其中超過170家發展為獨角獸公司、400餘家公司實現上市[1]:181。
諾亞開發了「微諾亞」移動應用,用於線上基金投資服務,並配套「微笑基金」「iNoah」等工具,分別支持境內與境外公募基金投資[1]:212。
此外,公司開展延伸業務:
獎項
諾亞控股曾先後獲得過《亞洲銀行家》評選的「中國最佳獨立財富管理機構」及《亞洲私人銀行家》評選的「中國最佳財富管理機構」等獎項。[24]《財資》評選的「中國整體最佳精品財富管理機構」;[25]《證券時報》評選的2014中國最佳第三方理財機構[26];胡潤百富發布的2015年最受青睞的獨立財富管理機構[27];旗下歌斐資產曾獲得過全球FoF協會評選的2020年及2021年全球最佳S基金20強[28];HFM AsiaHedge評選的2021年最佳對沖母基金;[29]《中國證券報》頒發的2020年海外私募金牛獎等獎項[1]:184;2022年獲得由《財聯社》頒發的「致遠獎」與「ESG先鋒獎」。國家工信部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最高AAA評級。[30]
社會公益
2014年2月21日,上海諾亞公益基金會正式在上海市民政局註冊成立,註冊資本為人民幣400萬元,由諾亞控股發起設立。[31]截止至2024年2月,累計向社會捐贈善款超過人民幣6600萬元,其中諾亞控股撥款達3327萬元。
在《中基透明指數FTI2023》報告中,上海諾亞公益基金會以100分滿分成績,與其他大型基金會並列全國第一。[32]
2014年起,基金會設立「諾亞Care心靈公益」項目,舉辦系列心靈成長課程,幫助參與者探索內心與自我[33]。
自2015年起,基金會設立「星星港灣」自閉症專項公益項目,覆蓋上海、北京、南京、武漢、長沙、南昌、福州、紹興、青島、合肥等多個城市。截至2024年2月,累計支持10餘家自閉症康復機構,資助金額超過人民幣500萬元,受益群體超過10萬人次,帶動超500萬人次關注自閉症議題[33]。
基金會參與「163百萬公益行動」,開展鄉村振興項目,聚焦青海果洛、南疆于田、貴州丹寨、西藏日喀則等地的教育、經濟幫扶項目。截至2024年,鄉村振興累計捐贈善款超過人民幣780萬元。[34]
2020年1月25日,基金會向武漢市慈善總會捐贈人民幣100萬元;2月5日,又定向採購1萬隻N95口罩,捐贈給湖北隨州、安陸、宜昌三地醫院,總金額人民幣30萬元(其中22.5萬元來自募捐,7.5萬元由諾亞補捐)[35]。
2020年全年,基金會共募集善款3,555,562.49元,支出善款3,539,796.00元;此外還推出心靈公益抗疫直播課程5期、讀書戰疫課4期。[36]
2021年7月,河南多地發生嚴重水災,諾亞通過上海慈善基金會捐贈人民幣100萬元用於防汛救災及重建工作。[37]
2021年10月,山西暴雨引發滑坡等地質災害,諾亞捐贈人民幣100萬元支援晉中、呂梁、臨汾等地區[38]。
2023年8月,諾亞攜手壹基金馳援黑龍江五常,向災區配送1,640套棉被(價值198,900元)。
爭議事件
自2014年至今,諾亞財富旗下基金產品多次出現無法兌付投資人利息(暴雷)事件。2014年8月,由萬家共贏資產管理公司發行,諾亞財富支持募集的萬家共贏景泰基金被爆出基金管理人景泰管理公司蓄意詐騙,擅自挪用通過諾亞募集存放在託管銀行的巨額資金。事發後,諾亞財富報警立案。2017年初,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兩名主導者深圳吾思基金負責人李志剛,雲南楚雄地產開發商李銳鋒因合同詐騙罪,分別被判處無期徒刑、處罰金500萬元和10年有期徒刑、處罰金300萬元。該產品曾被諾亞財富官方宣稱「諾亞最安全ABS」。此案也被業內認為是2014年數起基金子公司風險事件中性質最惡劣、後果最嚴重的一起,導致針對券商基金通道類業務的監管收緊[7][39]。而諾亞財富則表示,景泰事件在萬家共贏和公司的共同努力下已經得到妥善解決[40]。
2016年3月,樂視網子公司樂視流媒體與鑫根資本設立樂視併購基金,諾亞財富旗下歌斐資產已認購優先級23億元[41]。由於樂視股價下跌和瀕臨退市,該部分的資金已全盤虧損[42]。
此外歌斐資產負責管理的其他基金產品也出現了暴雷,涉及公司或基金產品包括悅榕基金、新三板基金、新城控股、天神娛樂、譽衡藥業、永宣基金、鬥魚等[42]。2017年至2019年,諾亞財富實現了悅榕基金、永宣資源系列基金的淨值退出[40]。
2016年12月,輝山乳業被做空機構渾水,質疑財務造假。翌年3月,輝山乳業爆發債務風波,金融機構核查其資不抵債。諾亞財富旗下的歌斐資產涉及輝山乳業的債權達5.479億元,涉及歌斐資產銷售的兩隻基金,共有225位投資人受到損失。此後,歌斐資產向法院申請強制令,凍結輝山乳業及輝山集團實際控制人楊凱、其夫人和Champ Harvest Limited在香港的資產,以協助歌斐資產在上海向其提起的法律訴訟。但法庭文件顯示,凍結資產的申請被拒絕。此次事件引起投資人不滿,部分投資人調查發現,諾亞財富在篩選投資標的時存在違規情形,因此相關投資人進行維權,要求諾亞財富償還投資款及收益,更有投資人向證券監管部門投訴相關問題[40][43][44]。
事發後,諾亞財富表示,公司採取訴訟和保全等司法措施,代表基金和投資人主張權益。2017年12月4日,輝山乳業破產重組進入司法程序,諾亞財富參與並推動破產重整進程,於2018年2月27日完成基金債權申報工作。而後在2018年7月31日,江蘇證監局對歌斐資產出具警示函,指其在兩隻以輝山乳業產品為基礎資產的基金中,將「借款債權」包裝為「應收賬款債權」,未履行誠實信用義務、未履行謹慎勤勉義務[40][43]。在江蘇證監局作出行政措施之前,歌斐資產曾向江蘇證監局出具了一份關於歌斐創世優選一二號基金「應收賬款債權」的說明,向江蘇證監局詳細解釋了披露為「應收賬款債權」的原由,但江蘇證監局依然在監管文件中判定歌斐資產明知借款債權卻披露為應收款債權。警示函發出後,歌斐資產向中國證監會提起行政複議,不過此後申請撤銷行政複議。諾亞財富對此表示,警示批評的原因是「操作瑕疵」。相關材料的筆誤並未影響內部對於項目的決策判斷,也未影響投資人對風險等級的判斷。對此問題,公司已經進行監管匯報與內部整改[44]。
隨着投資人和諾亞財富方面矛盾激化,該次事件也衍生出「照片門」事件。2018年11月23日,諾亞財富在雲南麗江召開鑽石年會。會議期間,會場內屏幕出現了未做技術處理的投資人維權活動現場照片。而投資人韓慶國外貌輪廓清晰的照片被單獨展示,並附有微信聊天內容[註 1]。韓慶國對此表示諾亞財富是在捏造事實,涉嫌侵犯肖像權和誹謗,決定向公安機關報案,並向居住地江蘇省泰興市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判令諾亞財富賠禮道歉,澄清事實,賠償原告相應損失並承擔訴訟費用。除民事訴訟外,韓慶國還在上海浦東新區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同時在侵權行為發生地麗江公安報案[43]。
2019年7月5日,博信股份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兼董事長羅靜,董事兼財務總監姜紹陽分別於6月20日、6月25日被上海市公安局楊浦分局刑事拘留。7月8日,諾亞財富公告稱,歌斐資產發行的產品為承興國際控股相關公司提供供應鏈融資(應收賬款),總金額為34億元人民幣,共有818名客戶受到影響。承興國際控股實際控制人羅靜,因涉嫌欺詐活動被中國警方刑事拘留[1]:225-226[43][45]。這一案件被稱為「承興案」或「承興事件」。根據投資者披露的「承興案」刑事判決書顯示,2015年2月至2019年6月期間,承興控股及相關公司通過虛構與蘇寧、京東的供應鏈貿易,並以此為底層資產融資,騙取湘財證券、摩山保理、上海歌斐、雲南信託、安徽眾信等機構300餘億元資金,並最終造成80餘億元損失。該次判決也認定,京東、蘇寧等公司及員工對承興系詐騙行為均不知情,相關文件均系偽造[45]。此外,諾亞融資工作人員方建華收受「承興系」賄賂200餘萬元,在業務對接、回訪盡調等方面為承興公司造假提供了便利[46]。方建華於2019年6月21日主動向上海市公安局楊浦分局投案自首,當日即因涉嫌合同詐騙被刑事拘留,後因涉嫌犯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於同年7月26日被逮捕。同年7月,方建華通過其朋友向上海市公安局楊浦分局退出贓款,共計人民幣141萬元。法院審理期間,方建華退出全部贓款。2021年3月,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法院一審裁定,方建華犯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判處其有期徒刑3年,罰金人民幣10萬元,退出、扣押的贓款予以沒收[42][47]。
7月8日晚,諾亞財富董事局主席汪靜波發布內部信稱,與承興相關的基金確實發生了風險,歌斐作為管理人以最快的行動,切實維護投資者的利益。諾亞財富表示,發現該項目風險因素後,立即啟動了對存續期內其它產品的深度排查[43]。汪靜波在內部信中又說,諾亞財富是「一個非常健康的公司,每一個基金的資產都是相互隔離的,不會發生連鎖反應和系統性的風險」。汪靜波又表示,相較景泰事件,公司的綜合實力「有了很大的進步」,「有更多可以投入的資源來處置風險事件」[48]。
2020年8月24日,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以涉嫌合同詐騙罪、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對承興系實際控制人羅靜、資金部總監羅嵐提起公訴;以涉嫌合同詐騙罪對「承興系」公司運營一部經理梁志斌等8名被告人提起公訴,該案系上海檢察機關辦理的涉案金額最大的合同詐騙案。翌日,諾亞財富提出「承興案」的和解方案,對接受和解要約的投資者,將授予投資者一定數量的諾亞財富股票,接受者免除諾亞及所有關聯實體及個人和承興產品有關的任何索賠。此方案也開創了金融理財機構「以股兌雷」的先例[49]。截至2021年12月31日,818名受影響客戶中的595名已接受和解要約[1]:228。
2022年11月1日,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認定羅靜因犯合同詐騙罪、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被判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罰金人民幣2010萬元。同案被認定構成犯罪的還包括了羅靜的妹妹羅嵐等十餘人[47][50]。
2023年11月24日,歌斐資產和上海自言對承興、京東、蘇州晟雋等提起的保理合同糾紛訴訟,於當日在上海金融法院開庭審理。該案此前案由為保理合同糾紛,後原告方諾亞改以侵權責任糾紛為由起訴,要求京東等公司連帶承擔其在「承興系」刑事案件中被認定的全部損失35億餘元[51]。一些網傳說法指出,歌斐資產起訴京東「毫無意義,是在推卸賠償責任」。11月28日,歌斐資產表示,有關言論「嚴重失實」,「嚴重侵犯公司名譽權並誤導投資人和公眾」[45]。12月4日,京東集團在「京東發言人」官微發布聲明稱,稱此案令京東的聲譽和權益遭受重大損失。聲明說,歌斐資產的詐騙行為持續近兩年,說明盡調工作出現明顯缺陷、投融資管理出現巨大漏洞,高管方建華接受承興巨額賄賂,導致投資人受到重大損失,對投資人沒有盡到相應責任和義務。聲明強調,諾亞財富及歌斐資產惡意對第三方京東發起高額訴訟,「企圖混淆視聽,繼續誤導投資人和廣大公眾,推卸和轉嫁責任」。而歌斐資產在官微發布聲明稱「對京東集團突然發出該份情緒激烈的聲明表示不解」,並呼籲「京東集團可以將自己『100%躺槍』的具體證據以合法合規的方式遞呈法院」。歌斐資產又在聲明中說「諾亞財富近年來先後發生十餘起類似事件」等描述「嚴重失實」,認為已侵犯歌斐資產名譽,將採取法律行動[45][51]。
2024年5月,上海金融法院披露承興案的一審判決。根據判決書,法院判令承興向上海歌斐支付承興應收賬款的未償還金額人民幣34億元,上海歌斐產生的相關法律費用及開支人民幣360萬元,承興向自言租賃支付應收賬款回購款8500萬元。承興還被判令承擔上海金融法院產生的費用及開支人民幣1710萬元。惟上海歌斐、自言租賃對京東的訴訟請求,由於缺乏依據,法院不予支持。[52]
2018年5月,香港證監會發布消息稱,諾亞香港因在銷售及分銷投資產品方面的內部系統和監控缺失,遭香港證監會譴責並罰款500萬港元。香港證監會的通報顯示,2016年4月,香港證監會對諾亞香港的業務活動進行視察,發現諾亞香港在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間的風險概況問卷中,在某些範疇不夠完善;而諾亞香港在為某些產品編配風險評級時,沒有確保已充分考慮這些投資產品的特點及風險;諾亞香港在風險概況問卷及產品風險評級架構方面的缺失,導致其對客戶出售可能不合適的投資產品。另外,諾亞香港在2016年3月前既沒有要求其銷售人員以文件寫明投資意見或建議的意見,也沒有要求他們向客戶提供有關資料的副本,而諾亞香港並未制定足夠的監督及監控機制,以監察投資產品的銷售情況。香港證監會又說,事發後,諾亞香港已委聘獨立檢討機構,回應香港證監會的監管關注並檢討其內部系統與監控措施;同時同意向受影響客戶作出補償,並採取了補救行動。[53]
2023年3月,矽谷銀行破產危機爆發引致倒閉,諾亞控股也受波及。3月12日,諾亞控股公告稱,公司在矽谷銀行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少於100萬美元,占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總額0.2%以下,因此認為其因SVB接管程序而面臨的任何流動資金風險對公司的業務運營或財務狀況而言並不重大。此外,公司在其資產管理業務下擔任若干在SVB開戶的投資基金的普通合伙人或基金管理人,並已採取必要措施防止或儘量降低SVB接管程序對該等基金的潛在影響。[54]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